最近,社交媒體上部分90后對基金討論的熱度非常高,還有不少表情包涌現,其中一張年輕人對著散發綠光的手機的表情包引起了部分90后的共鳴和自我調侃,“基金”話題逐漸成為90后的重要“談資”。
一名90后金融從業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聽說分散風險就要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于是就買了幾只基金,沒想到現在幾個籃子里的雞蛋都碎了。
事實上,由于近期股市震蕩回撤,許多90后投資者都有類似的感受。去年,基金凈值增長形成的盈利效應和基金熱銷時的火爆場面,吸引了大量90后群體涌入基金市場。據去年發布的《第二季度中國家庭財富指數報告》顯示,在2020年上半年新增的基民中,90后群體超過50%。
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從平均業績來看,2020年標準股票型基金收益率達54.99%,混合偏股型基金收益率達59.57%。雖然2020年的公募基金表現沒有辜負新投資者的期待,不少投資者都從中獲得了豐厚回報。但像焦雪這樣的90后投資者,在嘗到基金收益的“甜頭”后,也被市場教育了一番。火熱的基金行情在2021年春節長假后突然“啞火”,基金“抱團股”持續調整,導致一些基金業績大幅回撤。
《證券日報》記者在調查時發現,部分90后投資者對基金知識仍一知半解,其中一部分人選擇走“捷徑”,向理財博主“抄作業”,“跟風買”成為他們重要的投資方式之一。然而“理財博主推薦基金”的模式存在很大風險,部分沒有專業知識的博主都來“科普”基金,甚至連美妝區博主都來“蹭熱度”,而作為主要受眾的部分90后大多是基金小白,很容易輕信對方,進行非理性投資,導致虧損風險。
從平臺監管基金視頻仍存在難度。但“投資需謹慎”是每個投資者都需謹記的事。基金豆資深分析師孫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提出“五不要”:不要迷信基金經理,不要迷信基金歷史表現,不要迷信當前熱點板塊,不要對基金投資收益有不切實際的預期,不要頻繁交易。
北京看懂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郭宇軒表示,“基金本身更應該關注長期收益。短期大量買入與贖回,不僅會稀釋長期盈利空間,也讓基金經理難以保持原先設定的長期戰略定力。”
琢磨金融研究院院長姚楊建議新基民,不可將過多資金投入市場,以免影響正常生活資金儲備,承擔巨大心理壓力,不鼓勵“借貸投資”以及堅持“閑錢投資”原則。
(策劃 證券日報音視頻中心)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