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龔夢澤
12月28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以“經濟改革與股市振興”為主題的第二屆新時代資本論壇在京舉行,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參加圓桌論壇并發表演講。
李斌認為,近年來,我國汽車產業國際地位日益提升,中國品牌市場份額逐年提高,關鍵零部件供給能力明顯增強,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不斷完善,為智能汽車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此,李斌認為,電動汽車架構最適合智能汽車,目前我國正處于換道超車的機遇期。
此外,他表示,對于一家新創的智能電動汽車企業來說,不應該只關心財務數字。“智能電動汽車行業真正的競爭還沒有開始,我們需要籌集足夠的資金為將來競爭打下基礎。經驗證明,以現在市場的資本能力,包容度以及人才支持,只要設置出符合實際的高標準目標,就將有機會參與到更高標準的競爭。“
智能汽車成未來趨勢
電動汽車架構最適合
隨著以互聯網、通信技術、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驅動的產業創新和以清潔能源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創新,汽車產業正迎來承接著第四次重大變革的時代——智能汽車時代。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國內乘用車保有量2億輛左右,隨著汽車出貨量的上升,未來智能汽車的滲透率將快速提升。據波士頓咨詢集團測算,智能汽車市值將在2025年前達到420億美元;2035年前,全球將有1800萬輛汽車擁有輔助自動駕駛功能,1200萬輛汽車具有完全自動駕駛功能。
李斌認為,三大原因促使汽車走向智能。首先,傳統汽油車從給它一個指令到它最后輸出動力,大概需要400-500毫秒,而電動車只需要30毫秒;其次,當自動駕駛普及了以后,人們在車上的時間將會得到解放,車會變成一個移動的生活空間;最后,電作為分布式能源,獲取簡單,電動車的體驗在能源獲取方面是優于汽油車的。
記者了解到,蔚來成立不到四年,全球約有8000名員工,全球研發布局,在中國40多個區域提供用戶服務,取得了歷史上第一個年度車手冠軍,創造了知名賽道記錄的EP9,創造了無人駕駛最快穿速的紀錄。今年9月12日,蔚來汽車正式登陸紐交所。
今年3月份,蔚來汽車拿到了第一張在開放道路上進行自動駕駛測試的牌照。6月份開始交付汽車,到10月31日已經在170多個城市交付了將近5000臺ES8,“目前交付的節奏逐步上來了”。
李斌表示,智能電動汽車之所以能夠取代現在的汽油車,因為中國正處于換道超車的機遇期。“去年中國一共賣出2419萬輛乘用車,中國品牌占到44%。蔚來也肩負著我國汽車產業品牌向上的使命。“李斌表示,ES8是中國工業消費品里單品價格最高的車型,實現了中國品牌的向上突破,真正走向了中高端。
中國品牌正處機遇期
蔚來欲參與高規格競爭
產業集聚后品牌更加固化,專利壁壘牢不可破。針對汽車行業,已經不可能有一家傳統汽車公司再去打造一個和奔馳寶馬奧迪能夠競爭的品牌。
“因為文化的積累,品牌DNA的沉淀,各方面的東西,追起來都太難??墒窃谥悄茈妱榆囘@件事上,我們有一個換道先跑的機會。”李斌談及中國品牌電動車時表示。
不論汽車巨頭們能否后來居上,至少目前仍未真正動身。李斌認為,宏觀來講,智能電動車給中國整個汽車產業提升一個機會,包括品牌向上,產業升級。“中國現在汽車產業一年3000萬輛的產量和銷量,美國才多少?其實全世界的汽車公司,零部件企業都在中國有布局了。”
記者注意到,上個月蔚來汽車披露了上市后的首份財報。財報顯示,今年三季度,蔚來汽車營業收入14.7億元,與上季度相比增長了31倍,但目前仍處虧損狀態,凈虧損28.1億元,虧損幅度環比擴大56.6%。財報預計,今年四季度,蔚來汽車營收將增長95.6%~103.8%。
面對首次披露的財報,李斌表示,對于一家新創的智能電動汽車企業來說,不應該只關心財務數字,而應關心公司的錢都花哪了。“外界把新創公司前期的‘虧損’改為‘投入’會更適合。”李斌認為,“智能電動汽車行業的真正競爭還沒有開始,我們需要籌集足夠的資金為將來打下競爭基礎。”
談及蔚來的盈利預期,李斌稱,公司當然希望有盈利的機會,但我們為了領先其他企業或行業一年、半年哪怕三個月時間,就付出了高出別人想象的代價。“經驗證明,以現在市場的資本能力,包容度以及人才支持,只要設置出符合實際的高標準目標,就將有機會參與到更高標準的競爭。“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