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副總編輯 鄭波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大家下午好!
2018年即將成為記憶,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值此辭舊迎新之際,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第二屆新時代資本論壇暨2018年全球私募基金峰會今天在北京得香格里拉飯店隆重開幕了。在這里,我謹代表經濟日報社,向親自到場光臨指導的各位領導、嘉賓表示衷心地感謝!
今年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我國經濟運行延續了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動能轉換有新進展,質量效益有新提升,改革開放出現新亮點,高質量發展開端良好。剛剛于12月19日至21日在京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圍繞資本市場著墨很多,定位很高,對提振市場信心意義重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資本市場在金融運行中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會議明確了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目標,即要通過深化改革,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
從2004年到現在,中國的私募基金業風雨兼程15載,已是中國資本市場體系中的重要一部分。特別是今年4月份,資管新規開始實施。無疑這將對中國的資產管理行業以及基金業的未來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資管新規明確對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頻率、杠桿比例以及私募基金管理人履行主動管理職責等等都作出了明確要求,顯示出監管機構規范發展私募基金業的決心與信心。這是我們私募基金的一份重大政策紅利。中國私募基金行業必將迎來了一個更陽光、更規范和更大規模化的發展的新時代與大時代。
進入2018年以來,私募基金行業延續健康、有序的發展態勢,監管體系不斷完善,行業自律體系不斷健全,社會公信逐步形成。中國私募基金業的發展日益呈現出下列比較明顯的特征。
一是實現了量的擴張。截止今年前三季度,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8922家,管理資產規模2.39萬億元;私募股權與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14561家,管理資產規模8.44萬億元;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4255家,管理資產規模12.80萬億元。中國私募基金市場的發展已經有了明顯的爆發式增長。
二是行業發展開始進入了質的發展新時期,業內一批抗風險能力強、風控水平較高的頭部私募基金崛起。最新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前10個月,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規模在100億元及以上的有232家、50億元到100億元之間的有278家、20億元到50億元之間的有670家、10億元到20億元之間的有798家、5億元到10億元之間的有1143家。新規下,雖然私募基金業的競爭將會日益加劇,但我們期待著風控水平高、投研能力強的一大批基金不斷涌現出來。
三是行業開放程度的不斷提升,土洋私募基金競合的時代到來。今年6月份,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了《關于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在協會進行管理人登記的特別說明》,其中提到QDLP管理機構要想在中國境內開展私募投資基金業務,必須在協會登記為私募基金管理人。今年下半年以來,外資私募布局中國資本市場的步伐明顯加快。截至目前,已有富達利泰投資、瑞銀資管、富敦投資等16家外資完成私募管理人登記,發行的私募基金數量達25只。洋私募的到來對本土私募而言是挑戰更是機遇。我們應該抓住對外開放提速的機遇,推動本土私募高質量發展,塑造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私募新形象,提升中國資本市場在全球的影響力。
四是行業自律與行業治理水平得以提高。今年以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不斷強化主動自律、行為自律、過程自律,推動市場化信用博弈和信用約束,積極發揮業務規則和行為規范的具體矯正作用,與行政監管、司法懲戒共同構筑了相互協調、相互補充的行業治理格局。截至2018年10月末,已累計注銷1.4萬家長期無展業意愿機構,將509家機構列入失聯公示名單,將4350家未按時履行信息報送義務機構列入異常機構名錄,公示128家不予登記申請機構,涉及律師事務所105家,相關律師225人。對68家機構、52名從業人員以及5家律師事務所采取自律管理措施。事實上,行業自律既是行業發展的內在需要,也是《基金法》的最基本要求。
同志們,朋友們,為了承擔起推動中國私募基金業規范化發展,提升整體管理水平,促進中國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責任;同時,為了能夠更好地幫助投資者發現價值、管理好財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愿我們攜手并進,共同探討好行業發展之道,為中國私募基金行業的健康發展擼起袖子加油干!
最后,預祝各位領導和嘉賓及其家人在即將到來的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財源廣進,闔家幸福!預祝“2018全球私募基金峰”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