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 賈康
賈康:謝謝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大家下午好!
我原來以為我發言還有一段時間,考慮到我另外一個會議,把我放到前面來,非常感謝安排。我借這個機會,以研究者的定位,想談一下宏觀視角的問題,也是這個會議選擇題目的第一條,就是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和突破方向,這一方面應該怎么認識。
如果說討論這樣一個主題,我覺得特別切合實際的,中國經濟面臨著主要問題和突破方向,可能各位朋友都在自己的心目中有所考慮。我們剛剛看到了中央舉行隆重大會,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開放是在中國面臨著能不能夠避免鄧小平所說到的死路一條的歷史性的考驗,而真正走通現代化之路的最重大的問題上,終于在大方向上做了正確的選擇。
中國經過40年,發生了日新月異,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我們當下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看到了這么多成就的同時,實話實說,我們又有另外一些憂慮,和看到改革攻堅克難,我自己當下的感受,我們有這么多的發展,但是往前看,中國現代化在十九大進一步勾畫了新的兩步走的愿景,向前去實現它的過程中間,當下最直接的挑戰就是不期而至外部的沖擊和內部矛盾凸顯交織而成的一種不確定性。我接觸很多地方政府工作的同志,還有企業界,也包括金融資本市場這一方面的不少朋友,大家都有這種不確定性的感受,從市場預期我們也不用諱言,當下預期方面不良的氛圍,中央明確提出我們必須要在穩預期方面掌握好相關的要點。
那么實質性的問題就是,既然有不確定性,而且從外部沖擊來說,引發的這種不確定性,是我們被動的。我們能夠選擇的是什么?在討論中間很多人都說到,要把握好我們應該選擇,應該做好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夠選擇,自己要努力做好的事情是我們的確定性。中國經濟還有相當可觀的發展的縱深空間,我們的工業化從全國而言,我自己的認識是不能簡單照搬國際上一些學者形成的人均國民收入接近1萬美元,就可以認為是工業化后期這樣一些判斷,其實沿海地區有工業化中后期的特征,中部和西部還是工業化的初期和中期,合在一起整個中國工業化從中期向后期轉變的過程,后面的縱深對應著中國有將近14億人口世界上最大人口規模的經濟體,和工業化相伴隨的真實城鎮化率,戶籍人口才20%出頭,城鎮戶口58%來綜合一下,我們也只有50%的城鎮化的水平,后面還有城鎮化高速發展20個點的空間。一輪一輪的建成區的擴大,一輪一輪產業升級,我們自己的發展空間是確定的,不論怎么樣風云變幻,我們自己要知道,只要按照改革開放這樣的現代化道路,堅定不移的走改革開放攻堅克難,堅定不移做全球多邊博弈,我們自己要把握好這個確定性,一定能夠支撐我們在新的挑戰和考驗面前,我們能夠維系中國6%作為最大經濟規模經濟的超常規的發展。
如果按照這樣一個理解,從當下的當中不確定性說到我們要把握的確定性,要落到最關鍵的中央領導反復強調的是改革是最重要的,改革也是我們爭取最大紅利之所在,實際上生活中間我想比較直率指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說蓋房在進展中間有中央十八屆三中全會來部署,我們是不是要注意到中央要求的時間表是關鍵紅利牢牢的把握,進度上是2019年取得改革決定性的成果,這個時間表的要求是到了改革的深水區,我們必須攻堅克難。
怎么樣真正按照中央時間表的要求,把硬骨頭啃下來,我覺得這是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只有按照改革取得決定性的成果,我們才能如愿真正把握好現在中央明確表述的構建現代性的主線,是供給側結構改革的深化,這個改革就是市場取向的改革。只有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按照中央的意愿作為主線牢牢把握住,深化改革的事情做好,才能實現2035年基本建成現代化,到2049年的時點建設成現代化強國的目標,這樣一個大的問題,我認為是我們要考慮各個領域,各個行業,各個具體的機構、單位,自己怎么樣把握好本職工作和配合全局的要求,深化改革里面的一個基本的線索,我們需要把自己可能做出的作為,融入中國整個以改革委龍頭現代化事業的考慮,能夠支持我們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進一步的去通過兩步走,實現中國夢。
在中國和平發展中間,并不只是只有中美關系,一方面我們跟美國,他出招我們接招,博弈是不可回避的,我們要在這一方面盡可能的掌握好度,繼續通過雙邊博弈,爭取在斗而不破的過程中間打打停停,同時我們要更開闊發展多邊博弈,我們要更多和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廣泛開展交流,多邊互動,這種堅定不移的擴大開放,實際上是倒逼我們的實質性的改革。
當年入世,決策者下決心,做了一定的磨合妥協。我們要進一步大幅度降低關稅,要進一步擴大開放,金融領域里面要進一步放寬準入,這都是在改變我們原來的法規,這種創新應該緊緊抓住的是擴大開放的倒逼所形成的正面效應。
另外還有一個角度,我們自己處理國內矛盾糾結在一起的,我們要特別注重各個方面相對容易形成共識的,就是加強管理,中央現在強調財稅領域全面績效管理,對于全面績效管理實際上生活中間離不開預算的透明度提高,公眾參與。預算改革第一條就是要進一步的透明公開,從中央開始到地方,政府除了像國防和外交,極少數需要保密的部門之外,其他部門信息掛在網上,接受全社會的監督,這是加強管理。
在我結束之前,比較概括做一個小結,就是我自己的認識,要在總體上我們把握規范性,注重合規的同時,掌握好創新,必須要給出的試錯的彈性空間,要在上下左右方方面面更多的凝聚改革的共識過程中,落實到怎么樣中央所說到的允許改革有失誤,但是不允許不改革的精神,真正成為實際工作中間推動改革取得決定性成果的一種動力,一種配套條件,在資本市場證券行業方面非常清晰鮮明體現了中央所要求的,要鼓勵創新,要鼓勵在創新中間化解矛盾,開創新局面。
我愿意為大家共勉,為改革鼓與呼,謝謝大家!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