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華:尊敬的慎峰主席助理、女士們、先生們: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新時代是我們今天舉辦這個論壇命名的緣起,也是我們在這里探討資本市場發展的前提和邏輯。
黨的十九大做出了重要判斷,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無疑,一個健康、規范、有競爭力和創新力的資本市場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金融,尤其是資本市場的有力支撐。資本市場作為金融資源配置的重要平臺,在價格發現、風險分擔、激勵創新、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所以,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提高直接融資比例,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內在要義。
經過20多年的探索,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取得了不凡的成績,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資源優化配置,提升我國企業競爭力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目前,包括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以及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在內的多層次資本市場框架已經建成,并且規模、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截止到2017年年末,我國滬深交易所上市公司接近3500家,總市值超過56萬億元,A股市場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場。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約1.2萬家,全年發行非金融類企業債券規模達1.6萬億元左右,大宗商品期貨成交量多年位居世界前列。中國資本市場已經成為世界資本市場發展中的重要一員。
隨著多層次市場體系的建設和制度創新加快推進。一方面,中國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邁上了新的臺階。在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實現脫貧攻堅,加快創新驅動,推動綠色發展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另一方面,我國資本市場自身基礎性制度建設,改革完善創新不斷深化,依法全面從嚴監管深入實施,建立了穿透式監管,保證安全存管等一系列獲得國際社會認同的監管制度的“中國方案”。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資本市場仍然是我國金融體系的短板。在融資功能完備、基礎制度扎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等各方面都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我國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指路明燈,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勞動是唯一的價格源泉。總書記的經濟思想堅持的是要通過生產過程,要通過發展實體經濟來創造價值,積累財富,推動發展,進而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們認為,虛擬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實體經濟的發展,金融如果脫離實體經濟自我循環,自我膨脹,不僅會加劇實體經濟的困難,也會吹大資本泡沫,積累系統性風險,對經濟發展產生負面作用,甚至巨大的破壞作用。在這方面,我們前期有過一些教訓。
進入新時代,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必須著眼于現代化市場經濟體系建設的全局,著力于更好的服務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
一要提升承載力。要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完善各項基礎性制度建設和改革,夯實市場基礎,提升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
二要提升配置力。要緊緊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發揮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在并購重組、降低企業杠桿率方面的作用,將更多的金融資源配置到實體經濟最需要的領域。
三要提升監管力。要按照黨中央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要求,讓監管長牙齒,營造良好的市場生態。
值得指出的是,預期管理在金融市場發展中至關重要。《經濟日報》是本次論壇主辦方《證券日報》的主管單位,作為黨中央國務院指導全國經濟工作的重要輿論陣地,《經濟日報》和《證券日報》一同高度關注資本市場的改革發展,為中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鼓與呼。我們將承擔主流媒體的社會責任,穩定預期,提振信心,為資本市場增強透明度,踐行“三公”原則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今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讓我們推動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堅守服務國民經濟大局的初心,回歸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本源,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新春將至,萬物待發。新時代為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前景,讓我們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戮力同心,昂揚奮斗,為實現中國資本市場的歷史性變革,為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心局面做出更大的貢獻,謝謝大家!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