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8月1日結束貨幣政策例會后宣布,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成員投票一致同意,將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區間保持在1.75%-2%不變,此舉符合市場預期。會后美聯儲聲明中多次提到“強勁”(strong)一詞,評價美國經濟“以強勁速度上升”,刪除了此前聲明的“穩健”增長。分析人士認為,“強勁”是美聯儲較少使用的詞匯,這被視為美聯儲非常看好美國經濟。
雖然美聯儲力挺美國經濟,但各方普遍認為,“強勁”背后存在多重隱憂,利率上揚和金融環境收緊將打壓經濟增長勢頭,而貿易摩擦加劇也可能對美國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重申漸進加息預期
今年美聯儲已分別于3月和6月各加息25個基點,并可能在下半年再加息兩次,2019年再加息三次。在會后公布的聲明中,美聯儲重申,進一步漸進加息將符合經濟活動持續擴張、通脹接近中期通脹目標的要求。
美聯儲還稱,近幾個月平均就業增長“強勁”,失業率保持低位,家庭支出和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強勁”增長,美國經濟前景面臨的風險大體均衡。
市場人士評論稱,聲明中的“強勁”顯然是一個鷹派詞匯。聲明發布后,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市場的情況顯示,市場預測美9月加息概率接近100%。
有機構認為,2018年美聯儲堅持“快加息+慢縮表”的政策搭配,從供求兩端清理寬松遺患、改善微觀市場機制。伴隨特朗普稅改措施的落地,美聯儲鷹派加息有效刺破了資產價格的貨幣幻覺,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在供給側產生了多重紅利。同時,美聯儲的“快加息”并不等同于過度緊縮,雖然加息進程加快,但是其縮表進程慢于原定計劃,總體上保持了“松緊適度”的政策立場。
8月1日出爐的有“小非農”之稱的美國ADP就業數據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美聯儲的判斷。受制造業與建筑業就業人數激增影響,ADP7月就業數據扭轉了此前連續兩月未及預期的態勢,大增21.9萬人,為今年2月以來最高水平,遠超預期。分析人士認為,受到減稅和政府支出增加驅動,美國就業市場處于繁榮狀態,沒有跡象顯示就業出現放緩。另外,最新非農就業數據將于3日出爐,FactSet調查顯示,經濟學家預計,美國7月將增加19萬個工作崗位,失業率預計將降至3.9%,接近18年來的低點。
經濟不確定性升溫
盡管經濟“強勁”增長,但各方普遍擔心隨著通脹壓力顯現和美聯儲逐步加息,美國經濟增長的勢頭難以為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為,隨著美國供給側面臨更多限制和就業市場超過充分就業水平,通脹壓力快速上升將迫使美聯儲以快于當前市場預期的節奏加息,可能會造成美國資本市場動蕩,令一些高杠桿的企業和家庭承壓。
前美聯儲政策顧問、現紐約梅隆銀行資產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雷恩哈特警告稱,美聯儲持續加息后,到2020年美國面臨的經濟衰退風險將大幅上升,美聯儲的策略就是要使聯邦基金利率高于中性水平,“創造一種貨幣約束”。他甚至認為,如果通脹持續走高,美聯儲12月就有可能暫停加息。
渣打銀行全球宏觀戰略和外匯研究主管羅伯特森也認為,隨著美聯儲接近中性利率(市場預期為2.5%至2.6%),將很難繼續加息。
還有觀點認為,雖然減稅和增加政府開支等財政刺激政策將推動美國經濟短期內走強,但也會導致美國公共債務繼續攀升,財政健康狀況惡化,為下一次的財政危機甚至經濟衰退埋下伏筆。此前美國財政部已公布,計劃在今年7-9月將發行3290億美元的債券,為有紀錄以來同期第四高位,高于4月時預計的2730億美元。美國財政部還預計,今年10-12月期間將發行4400億美元債券,下半年凈借款總額料將達到7690億美元,為2008年7-12月達到1.1萬億美元以來的最高水平。
另外,貿易摩擦加劇也可能對美國經濟造成負面沖擊。美聯儲6月份曾預計美國經濟今年將增長2.8%,隨著財政刺激效果逐步消退,2019年、2020年經濟增速將分別回落至2.4%和2%,但這并未考慮到貿易摩擦不確定性的影響。美銀美林也警告稱,貿易戰帶來的負面沖擊可能會完全抵消財政刺激的效果,對美國經濟增長造成相當大的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