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對大盤影響最大的四大集團板塊表現如下: 一、第一集團:包括釀酒、醫藥、醫療保健、食品飲料、家用電器、農林牧漁、化纖、化工和汽車類等"后抱團股"板塊,與上證50、深證100、滬深300和創業板50等指數關聯度最大。 第一集團9個板塊3升6跌,平均跌0.51%,強于同期跌0.70%的上證指數,強弱順序為:醫藥升3.32%,醫療保健升0.69%,汽車類升0.02%,家用電器跌0.53%,化纖跌0.93%,化工跌1.09%,食品飲料跌1.12%,農林牧漁跌2.11%,釀酒跌2.86%。 ...
三、第三集團:包括有色、石油、煤炭、鋼鐵、電力、交通設施、倉儲物流、建筑、工業機械、運輸服務和電信運營等傳統行業藍籌板塊,與"中字頭"板塊指數有較大關聯度,屬于"非抱團股"。 第三集團11個板塊本周1升10跌,平均跌0.96%,弱于同期跌0.70%的上證指數,強弱順序為:工業機械升1.88%,建筑跌0.16%,交通設施跌0.40%,煤炭跌0.41%,倉儲物流跌0.53%,電力跌0.80%,石油跌1.37%,運輸服務跌1.53%,鋼鐵跌1.62%,有色跌2.15%,電信運營跌3.48%。... [詳細]
毋庸置疑,無論短期乃至于近期的上證指數如何波動,我們都應該寄希望于隨后的上證指數將會苦盡甜來地展開一波不規則的震蕩上漲走勢。 當然了,由于上面的上證指數模擬走勢圖存在著一定的局部偏差,所以我們實際上不可能準確預測出上證指數短期走勢的漲漲跌跌,但是可但是但可是,上面的上證指數模擬走勢圖卻能夠在股市的冬天里帶給我們一絲溫暖,這就夠了。 ...[詳細]
大家都有直觀的感覺,表現良好的個股前期都段較長的低位整理期,而拉升期或許僅有十幾個交易日,原因在于主力吸貨耗時較多,正常狀態下吸貨期都在一個季度左右。具體來說,某一莊吸貨時所耗的時間與盤的大小,莊家的操作風格,大盤整體走熱有密切的關系,投資者對不同的個股可根據以下的方法判斷: 一、對新上市的個股可以關注當日換手率。新股上市首日成交量大,應是莊家有意將其作為坐莊的目標,一般都會利用上市之后開板首日大肆吸納,完成大部分的建倉任務。
二.建倉完成時通常都有一些特征,例如股價先在低位筑一個平臺然后再緩緩盤出底部,均線由互相糾纏逐漸轉為多頭排列,特別是若有一根放量長陽突破盤整區,更加可確認建倉期完成,即將進入下一個拉升階段。本周低價股掀起漲停潮,就屬于這個特征。 三.從低位整理的時間長短判斷。總的說來,盤整的時間越長,主力越有時間從容進駐。例如,節前一些連續打板個股,多數具備這個共性。 節后操作建議:目前的A股市場早已告別了齊飛共漲的時代,選股不慎,輕則可能導致賺了指數不賺錢,如果一不小心買入了主力急切兌現的品種,還有可能在指數上漲的同時產生虧損。當前要潛下心來布局一些估值偏低而又有非常不錯獲利空間的品種,處于補漲地位、受益改革轉型的錯殺類個股,則可逢低換入。... [詳細]
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市場呈現指數紅綠盤震蕩的格局,投資者可以看到,早盤滬指高開10點于3117點,創業板高開7點于2013點,早盤市場高開以后回落,開盤檔口即是全天最高點附近,市場沖高回落以后,滬指小幅紅盤震蕩,創業板小幅綠盤震蕩,盤尾各大指數漲跌都很小!最終滬指收漲3點于3110點,創業板收跌2點于2003點!那么對于這種行情,投資者該如何看待和解讀呢? 通過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市場盤面可以看到,兩市上漲個股3782家,其中漲幅超過9%的個股63家,漲幅超3%的個股533家;相對的,兩市下跌個股1310家,其中跌幅超過9%的個股5家...
目前國慶假期已經接近尾聲,市場馬上要開盤了!以往A股放"長假",外圍股市都是先漲后跌,在A股即將開盤檔口,出現調整格局,然后拖累A股,這次卻是先揚后抑,節前最后一天,美股、港股、歐股、日經指數等各大重要股票市場都是處于上漲的格局,加上假期期間消息面偏暖,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節后市場還將繼續波段上漲!因此,在沒有突發利空、個股低位沒有明顯放量上漲之前,還是建議投資者能耐著性子去持股等待手中個股補漲的!我們一起迎接節后可能的觸底反彈行情出現! [詳細]
假期外圍市場先抑后揚基本持平,其中港股略弱但富時50較強,尤其是非農數據后道指和大宗商品均逆勢趨強,因此對應A股來講應該還有延續節前收官日強勢的概率,個人認為輕大盤重個股為宜,對于下周大盤傾向于延續反彈修復3170位置為主。如果再有涉及到量化融券等方面繼續改善的消息面匹配的話,則反彈的邏輯會更靠譜些,期待更具體化的措施盡快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