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1家上市公司披露一季報
截至4月26日收盤,A股已有2371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一季度業績報告。今年一季度,有1366家公司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占已披露一季報公司的57.61%。
具體來看,安迪蘇、雙樂股份、長華集團等3家公司一季度凈利潤分別為2.77億元、0.19億元、0.4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512.09%、14989.93%、10970.03%。業績增長明顯。
此外,博世科、惠達衛浴、振東制藥、泛微網絡、恒玄科技、贛能股份等27家公司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均超10倍。
A股五大上市險企一季度歸母凈利潤“一升四降”
截至4月29日晚間,A股五大上市險企2024年一季報全部亮相。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今年一季度共取得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30.17億元,同比下降13.5%,整體呈“一升四降”格局。
從業務方面看,A股五大上市險企保費收入呈“三升兩降”格局,壽險新業務價值全面提升;從投資端來看,上市險企繼續保持長期投資、穩健投資風格,在股票市場側重配置低估值、高股息類資產,整體投資收益表現穩健。
國有六大行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3517.59億元
4月29日晚間,國有六大行交齊2024年第一季度成績單。作為中國銀行業的中流砥柱,國有六大行今年以來準確把握在金融高質量發展中的定位,在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22家上市銀行發布一季報 超八成銀行凈利同比增長
上市銀行正進入一季度業績發布的密集期。截至4月28日,A股已有22家上市銀行公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報告,其中包括1家國有大行、2家股份行、11家城商行以及8家農商行。
三大運營商一季報“集齊”:收入結構持續改善 研發費用同比增長
4月23日晚間,中國電信披露2024年第一季度報告。公告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電信實現營業收入1344.95億元,同比增長3.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5.97億元,同比增長7.7%。
公募基金一季報披露收官 多只主動權益類基金獲凈申購
隨著公募基金2024年一季報披露完畢,一季度主動權益類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靈活配置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和平衡混合型基金)的基金份額、基金規模等情況“浮出水面”。
從整體規模來看,2024年一季度全市場主動權益類基金的管理規模合計達3.63萬億元,較2023年末略有回落。其中,偏股混合型基金在基金數量和管理規模上占據主導地位,其基金數量為2424只,管理規模回落至2.14萬億元。
從管理人維度來看,易方達基金、中歐基金、廣發基金、富國基金、景順長城基金和匯添富基金等6家公募基金...
上市券商一季報全掃描:業績分化、5家營收和凈利雙增、中小券商彈性足
4月29日晚間,上市券商2024年一季報全部披露完畢。43家上市券商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058.28億元,同比下滑21.55%;合計實現凈利潤293.51億元,同比下滑31.69%。僅5家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同比雙增長。主營業務方面,一季度上市券商自營業務收入合計為333.78億元,依舊為第一大收入來源。
同日晚間,多家券商發布了2024年度“提質增效重回報”“質量回報雙提升”相關行動方案,聚焦業務發展和降本增效,深入貫徹“以投資者為本”理念,打造長期、穩定、可持續的股東價值回報機制,切實履行上市公司的責任和義務...
消費電子行業基本面改善 多家上市公司一季度業績高增
多家消費電子企業一季報超預期。4月26日,欣旺達發布一季報。公司一季度營收109.75億元,同比增長4.7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19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多家企業表示,下游需求回暖是業績增長主因。立訊精密表示,消費電子產品正逐步向更個性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演進,而數據中心光連接、電連接、散熱、電源等各類硬件需求亦迅猛攀升。藍思科技在互動平臺透露,2024年一季度公司國內外消費電子需求旺盛,節假日仍加班加點,零部件與組裝業務齊頭并進,客戶服務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穩中有升。
水泥行業發展承壓 多家上市公司一季度業績下滑
當前水泥行業正面臨嚴峻考驗,今年一季度,水泥市場量價齊跌、低開低走。在此背景下,多家水泥上市公司2024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均同比下滑,甚至陷入虧損。
數字水泥網監測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累計水泥產量3.37億噸,同比下降11.8%。其中的3月份,全國水泥產量為1.546億噸,同比下降22%。由此,全國今年一季度累計水泥產量和3月份單月水泥產量均為2011年以來次低水平。
多家水泥上市公司2024年一季報也證實了上述市場表現。天山股份一季報顯示,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營收163.51億元...
本期策劃:孫倩 編輯:王江浩 郵箱:[email protected]
證券日報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