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0日,萬達剛舉辦完年會。這次王健林沒有唱《一無所有》,也沒唱《黃梅戲》,而是靜靜地聽,當會場飄蕩起《歌唱祖國》時,王健林激動得難以自已,從桌上拿起方巾悄悄擦掉眼淚。后來他坦言:"2017年是萬達集團歷史上難忘的一年,萬達經歷了風波,承受了磨難。"9天后,萬達官網突然宣布與騰訊、京東、蘇寧和融創簽訂戰略投資協議,計劃投資約340億元人民幣,收購萬達商業香港H股退市時引入的投資人持有的約14%股份。
四巨頭馳援萬達
或許經濟潮流中存在無盡力量的無形之手,或許再大的公司在時代的洪流中也不過是滄海扁舟,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置身時代洪流之中,享受其紅利,也應承受其不堪常人忍耐的重量。商業決策尚能自我判斷,而皇冠的重量是不可預測的。萬達的種種流年不利,萬惡之源也許是牛津大學那次演講,也許就在萬達決定2016年從香港私有化退市的那一刻開始。
2014年12月23日,萬達商業在香港上市(3699.HK),發行6.52億股,每股發行價48港元;創造了2014年當時香港最大規模IPO紀錄,募資金額達288億港元。
退市時萬達引入投資人資金規模為344.55億港元,且承諾如公司在退市滿兩年或2018年8月31日之前未能在內地主板市場上市,萬達集團將回購全部股份,并向海外及境內投資者分別支付12%和10%的利息。按照對賭協議,距離萬達商業回A的最后截止日僅剩下6個月。
2017年6月,市場突然傳出消息,銀監會于6月中旬要求各家銀行排查包括萬達、海航集團、復星、浙江羅森內里在內數家企業的授信及風險分析,排查對象多是近年來海外投資比較兇猛、在銀行業敞口較大的民營企業集團。萬達和復星等,當天遭遇股債雙殺。 一個月后,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主席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金融安全,強調穩中求進總基調,強調健全金融法制.......[詳細]
騰訊控股(以下簡稱"騰訊")作為主發起方,聯合蘇寧、京東、融創與萬達商業在北京簽訂戰略投資協議,計劃投資約340億元人民幣,收購萬達商業H股退市時引入的投資人持有的約14%股份。這將是全球互聯網公司和實體商業巨頭之間最大的單筆戰略投資之一。值得關注的是,這也意味著萬達商業估值達2429億元。其中,蘇寧云商出資95億元,持股比例約為3.9%。
對此,萬達方面表示,萬達商業是萬達集團旗下核心企業,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實體商業巨頭,截至2017年底,持有已開業商業面積3151萬平方米,在中國開業萬達廣場235個,年客流31.9億人次。萬達集團還擁有文化旅游城、酒店、影院、兒童產業等海量線下消費場景。騰訊將推進與萬達旗下網絡科技集團的戰略合作,同時,萬達將保持對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主導權。騰訊、蘇寧等投資人將利用資本力量,持續支持萬達商業加快發展,盡快實現1000家萬達廣場的目標。[詳細]
頂級飯局傳出新零售變局信號 萬達、蘇寧等四巨頭首次聯手欲改寫格局
萬達集團稱,萬達商業將更名為萬達商管集團,并在1年-2年內消化房地產業務,成為純粹的商業管理運營企業。其中騰訊將推進與萬達旗下網絡科技集團的戰略合作,而蘇寧、京東、融創則將會利用資本之力,支持萬達商業的快速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對于蘇寧來說,萬達商業擁有完善的商業廣場物業資源和品牌商戶資源,具有較大的線下入口價值。雙方的合作,有助于資源整合。蘇寧可以通過零售專門店及蘇寧易購廣場多業態店面的布局,進一步完善蘇寧智慧零售網絡布局;同時萬達商業下屬物業也實現了穩定的租金收入,有助于整體估值提升。[詳細]
萬達能否依靠"盟友"解決資金危機還有待觀察。不過有人認為,萬達此舉是在互聯網巨頭"新零售"的競爭中"選邊站隊"。面對這種聲音,萬達集團昨天表示,他們是純粹從公司商業利益出發選擇合作伙伴,萬達仍然是萬達商業控股股東,并擁有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主導權和決策權。
按照萬達集團的說法,新聯盟的建成目標直指線上線下融合。事實上,作為實體商業的"巨無霸",萬達有著絕對的發言權。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萬達集團旗下的萬達廣場覆蓋了全國一二三線城市的中心位置,總客流超過了32億人次。不過,線上的天花板早就已經看得見了。如今萬達選擇這樣的一個新商業模式或許也在情理之中。
目前,在這份戰略投資協議背后,萬達等方面還沒給出具體的消費場景方案。那么,本次萬達商業的轉身,巨頭間的合作又將會有著怎樣的未來呢?管清友認為,從長遠出發,這會是一個多贏的合作。"聚焦于新零售的互聯網企業也確實需要線下商業企業的配合,從而實現線上線下的結合。從商業模式上來講,這種合作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詳細]
"四巨頭340億元投萬達"背后的角色與戲份
就在"四巨頭340億元投萬達"消息出來當天,萬達宣布以約合58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出售其在澳洲的兩個項目。萬達在公告中稱,出售海外項目與公司去杠桿化策略相一致,同時可借此鞏固公司的流動資金及財務狀況。
萬達表示,引入新戰略投資者后,萬達商業將更名為萬達商管集團,1至2年內消化房地產業務,萬達商管今后不再進行房地產開發,成為純粹的商業管理運營企業,各方將推動萬達商管集團盡快上市。
此次引入340億元投資,也是為了解一個燃眉之急:2016年9月,萬達商業從香港H股退市,完成私有化。根據當時萬達與投資人簽署的對賭協議,萬達商業承諾不遲于今年8月31日在A股IPO,否則萬達需向投資人回購全部股權,且承擔10%-12%的年息。如今距離大限只有7個月時間,A股上市之路走得并不順暢的萬達再次面臨巨大資金壓力。此時四大巨頭真金白銀入股,多少有一點救急的意味......[詳細]
作為此次的領投者,騰訊與萬達之前早就有過合作,2014年8月,萬達、騰訊、百度共同出資在香港注冊成立一家電商公司,一期投資總額50億元,其中萬達持股70%,騰訊和百度各持股15%,計劃五年投資200億元。遺憾的是,這個被外界稱之為"騰百萬"的項目,兩年后基本銷聲匿跡。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馬化騰愿意再次聯手王健林呢? 其實道理也簡單,有人算了這樣一筆賬,在此次投資中,萬達商業估值約為2430億元,按照萬達商業持有的3151萬平米已開業商業面積計算,每平米價值僅為7700余元,于投資者而言,這是一筆頗具吸引力的買賣。財大氣粗四處"買買買"的馬化騰,何樂而不為呢?對于正帶領京東等一眾小弟打造自己的零售帝國以狙擊阿里的小馬哥來說,此次入股萬達,除了財務投資,大概還有另外一層用意:借此進一步擴大自己對線下場景數據的占有。 萬達在聲明中稱,騰訊將推進與萬達旗下網絡科技集團的戰略合作,同時,萬達將保持對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主導權........[詳細]
在此次刷爆朋友圈的財經大事件中,蘇寧、京東這對昔日冤家竟然同框是一大看點,一些圍觀群眾驚呼"看不懂"。這要么是對新聞背景了解不夠深入,要么是對商業邏輯理解失之膚淺。 其實,在王健林的朋友圈里,蘇寧掌門張近東早就是座上"老友"。2015年,蘇寧和萬達簽署連鎖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就電器3C、母嬰用品等專業店領域在全國萬達廣場開展廣泛合作。
蘇寧表示,這一合作在銷售規模、坪效等方面對蘇寧連鎖發展起到了有效的支持作用,同時,蘇寧在以上專業領域的運營也對萬達廣場的用戶體驗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去年12月19日,蘇寧智慧零售大開發戰略暨合作伙伴簽約大會在南京召開,王健林專程赴寧,再次為張近東站臺。他表示,萬達蘇寧可以說是中國企業中少見的深度合作企業......[詳細]
半年之后再次成為萬達的"接盤俠",融創老板孫宏斌似乎已經不那么讓人意外,兩家同屬地產板塊公司的合作,想象空間也沒跨界合作那么大,不太需要圍觀群眾"腦補"。 大概因為這個原因,萬達在官方聲明中對融創著墨不多,沒有提及雙方具體合作內容,只強調融創為香港聯交所上市公司,是中國領先的房地產開發商之一,專業從事高品質住宅及商業地產綜合開發。"2017年銷售金額位列全國房企第四位。"
7月6日,王健林、孫宏斌第一次正式見面,十幾分鐘就形成初步意向,簽下保密協議。王健林把賬本和盤托出,孫宏斌抱回去看了三天,7月9日即決定簽約。王健林和孫宏斌都稱,"信任"是上次交易迅速達成的關鍵。 對于此次合作,融創在1月29日晚間發布的公告中表示,萬達在線下生活消費和文創領域有很深的積累,本次戰略合作后,萬達將與投資方開展多方面的合作,融創相信這能進一步加強萬達的競爭優勢,有投資價值,也有發展前景,并進一步提升融創在商業地產領域的運營水平和資源整合能力........[詳細]
據京東內部人士透露,劉強東之所以參與進來,"可能還是因為馬化騰的關系",此前二人曾聯手投資唯品會、永輝超市等多個項目。 跟隨大哥馬化騰加入片場的"強哥",將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對此,萬達在其官方新聞稿中并無單獨說明。
京東自己則是這樣說的:合作將不僅僅限于投資,騰訊、京東、萬達是無界零售下知人、知貨、知場的完美組合,三方將共同用智能化技術為線下零售重構成本、效率和體驗,共創價值。 眾所周知,作為一家曾經的純電商企業,京東的強項在線上。可是萬達已經明確,旗下網絡科技集團的戰略合作對象是線上能力更強大的騰訊,京東如何如其所言在線上運營等領域與萬達展開合作,恐怕是個問題。
再說線下部分,隨著近年風向轉變,曾經宣稱"永遠不做線下"的劉強東也開始發力線下,但一直深耕線上的京東,對線下的打法以及投入明顯不足,京東便利店運營不太理想......[詳細]
新零售"五軍聯盟"或上演“五軍擒貓傳”
線上市場的份額正在不斷擴大,但是線上流量變得越來越金貴,艾媒咨詢總裁張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現在大家不缺商品和服務,最大的問題在于流量。"不論是阿里巴巴、蘇寧還是京東,都選擇合作伙伴獲取新入口。
以京東為例,2014年騰訊以2.15億美元投資京東獲得15%股份,當年5月,微信就給京東開放了購物入口,隨后手機QQ在8月也為京東開放了一級入口。2018年1月30日,記者查詢Alexa網站公布的數據發現,wq.jd.com占jd.com整個域名流量來源的比重不到1%。而wq.jd.com是微信和QQ中京東購物入口的網址。
另一邊,2016年6月,蘇寧和阿里巴巴拉開合作大幕,蘇寧易購旗艦店在天貓開張。在2017年天貓"雙11"全網TOP50店鋪中,蘇寧易購旗艦店的銷量位列第一。另據蘇寧2017年三季報報告,報告期內,公司線上平臺實體商品交易總規模為807.25億元,同比增長55.64%......[詳細]
電商觀察人士李成東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蘇寧和京東同時投資萬達并不意外,從投資標的萬達來看,萬達需要錢。在投資者中,雖然阿里和騰訊兩大競爭對手不可兼容,但是萬達廣場資源充沛,京東和蘇寧并不排斥。"
騰訊、京東、蘇寧、融創和萬達"五軍聯盟",是2+2+1形態,即兩個地產商,兩個電商和一個流量提供者。騰訊作為這次投資的關鍵人,是做局者。相比之下,阿里在新零售浪潮中是造勢者,更多采用控股或者直接參與經營的模式。銀泰、聯華超市、高鑫零售、三江購物、百聯集團、盒馬生鮮等都屬阿里麾下,而騰訊系的線下包含了京東便利店、超級物種、萬達商業、家樂福、永輝超市等。阿里善于造勢,騰訊長在做局。在這一波新零售發展中再次體現,而具體哪種商業模式能更勝一籌,還需要3-5年的時間檢驗。在萬達商業的局中,張毅還提到,萬達商業是重要的支付場景,現在騰訊和阿里進行移動支付的終極PK,對騰訊來說是很難得的機會.......[詳細]
新零售再迎風口
"新零售"來了 融合商業迎來價值重估 線上線下融合趨勢愈發顯著
"新零售"再掀浪潮,線上線下融合趨勢愈發顯著。此前,阿里最先發起"新零售"攻勢,先后并購投資線下銀泰商業、蘇寧云商、三江購物、聯華超市、新華都、高鑫零售等公司;騰訊繼加持京東、唯品會電商股權后,轉戰線下投資永輝超市,而永輝系公司目前還包括中百集團、紅旗連鎖、家樂福中國等。線上巨頭搶奪線下流量、場景、數據之戰硝煙再起,愈演愈烈。本次入股萬達商業,除融創外三家皆為阿里系、騰訊系公司。蘇寧、京東、永輝未來都或將與萬達商業展開密切合作,不僅包括現有235個萬達廣場,更包括未來萬達將進入的更多三四線城市。而蘇寧開店計劃中的大店模式也包含了較多萬達廣場店布局。
而手握流量如何通過線下場景產生更多的支付、金融、數據價值,亦是騰訊近期投資眾多線下商業企業的重要原因之一。三年內要將萬達廣場的體驗性業態提升至65%,五年力爭達到70%,對于這些難以被線上電商所替代的服務消費場景,騰訊及阿里如何加以利用和賦能,是未來線上線下融合的重要方向......[詳細]
在銀泰百貨杭州下沙工廠店,"淘品牌"商品與天貓商城同款同價,每個商品都自帶二維碼,線下掃碼線上付款,店內的花費可實現"有跡可循",不再需要店長每個月清算盤貨去揣度熱銷產品品類和趨勢;成都凱德廣場的一家買手商店,通過對周邊5公里人群網購大數據進行分析,確定了服裝占20%、鞋子配飾占50%、洗護家居等占30%的業態配比。對顧客而言,新零售的業態創新和精準服務讓顧客告別"千店一面"的購物體驗。
在當當書店,設置了約200平方米的沙龍活動區,可以開展民謠音樂會、油畫拍賣、手作體驗、讀書分享、舊書交換等活動,為讀者提供一個多元化的文化體驗空間;在盒馬鮮生,前一刻還在挑選活蹦亂跳的海鮮,后一刻就能享用烹飪好的海鮮美食,既能買配好的食材帶回家做,也可以下單后30分鐘免費送達,購物方式更自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劉星認為,"新零售"意味著新人群、新業態、新品牌、新技術,以消費者為中心,依托大數據構建多維交互的人、貨、場新關系.......[詳細]
受益股掘金
分析人士指出,萬達商業與互聯網巨頭簽訂340億元投資協議,巨頭聯合入股萬達將促進線上線下有力融合,共同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中國"新消費"商業模式,為消費者提供更智慧、更便捷的消費體驗,實現實體商業與互聯網企業的雙贏,從產業價值重估的角度進行審視和判斷,新零售行業的線上線下步入全面融合時代,相關龍頭股的業績與估值有望迎來雙升,值得關注。
受此提振,昨日,新零售板塊強勢崛起,板塊整體逆市上漲0.93%,位居所有板塊漲幅榜前列,逾八成個股實現上漲。其中,上海九百、津勸業2只個股強勢漲停,華聯綜超、人人樂、太平鳥、大商股份等4只個股也大漲逾5%,分別達到7.46%、6.15%、5.29%、5.01%。資金流向方面,《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昨日,共有38只新零售概念股成為大單資金追捧的焦點,其中,上海九百(8065.53萬元)、大商股份(4756.25萬元)、華聯綜超(2935.13萬元)、南京新百(1750.58萬元)......[詳細]
余思敏表示,阿里已經將包括銀泰、蘇寧云商、百聯、三江、高鑫零售、盒馬鮮生、易果生鮮等"囊括"旗下,涵蓋了百貨、商超、生鮮、便利店等各大零售業態,騰訊有必要聯合其余零售業態進行對抗競爭。 此前騰訊入股永輝超市,近日又聯手永輝超市與家樂福進行合作。騰訊、阿里的零售行業的陣營對決還將繼續。蘇寧云商:雙方此次深化業務合作,能夠形成有效的優勢互補,資源整合。 京東集團:騰訊、京東、萬達三方合作,將形成國內最大規模的無界零售聯盟。
海外上市公司私有化退市后回歸A股近年來屢見不鮮。一般情況下,這些企業在海外的估值往往較國內A股市場低得多,回歸A股后,可以享受到更高的估值,股價也常因投資者熱捧而水漲船高。360、巨人網絡、分眾傳媒等回歸A股后連續的"一字板"漲停走勢已作出良好表率。 目前,萬達私有化最正宗的概念股非蘇寧云商莫屬。另外,上面提到的國中水務、泰達股份、皇氏集團、杉杉股份.......[詳細]
機構看好零售建議中長期持有:個股方面,1月23日,家樂福與騰訊在中國展開戰略業務合作簽署初步協議,騰訊與永輝可能投資家樂福中國。潛在的投資將利用家樂福的全球零售知識,騰訊的技術優勢和永輝的業務知識,特別是對生鮮產品的深入了解。民生證券認為,騰訊永輝攜手投資家樂福,新零售"雙寡頭"競爭升級,從永輝的角度來看,永輝投資家樂福,一方面是供應鏈的整合,通過永輝與家樂福采購的規模效應提高議價能力,使得雙方采購成本在一定程度下降;另外一方面,永輝超市可以借助家樂福現有的物流體系,充分支撐永輝未來的門店拓展。
天風證券建議關注本次融合最重點受益A股標的:蘇寧云商、永輝超市,以及其他阿里系新華都、三江購物,永輝系的中百集團、紅旗連鎖,關注百貨類重點標的王府井、天虹股份、鄂武商。 民生證券看好商貿零售的行情,建議投資者中長期持有,CPI上行有利于提升超市營收,線下超市價值重估,建議關注永輝超市、家家悅;高端消費持續回暖,消費升級利好百貨與飾品,建議關注王府井、通靈珠寶、老鳳祥......[詳細]
日前,家樂福發布公告宣稱,已與騰訊和永輝超市就對家樂福中國進行"潛在投資"簽署投資意向書。業內表示,家樂福此次與互聯網和超市兩大行業巨頭"強強聯合",將形成當前"新零售"所倡導的"線下體驗零售+線上效率零售"的全新業態模式。無獨有偶,近期阿里旗下大潤發、歐尚等傳統零售企業均試水新零售平臺,相繼開設無人便利店,盡管大部分店面還處于試運行階段,仍有理由判斷"新零售"之風口已然吹起,相關主題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業績方面,在目前已經披露2017年年報業績預告的21家新零售行業上市公司中,業績預喜公司共有17家,占比逾八成。其中,武漢中商表現尤為突出,預告凈利潤同比增長18000%,中百集團、蘇寧云商、東百集團、蘭州民百等公司也均有望實現報告期內業績翻番。從凈利潤來看,在上述業績預喜的公司中,有13家公司預告凈利潤上限均突破1億元,蘇寧云商以42.22億元的預告凈利潤金額拔得頭籌。對于近期新零售板塊的火熱局面,多家券商從不同角度給出了自己的觀點。銀河證券指出,線下超市能夠為顧客創造最直觀的購物場景.......[詳細]
本期編輯:張明富 才山丹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