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飽含這個國家做強做大汽車這個戰略新興產業的雄心壯志,承擔了中國核心產業奪取全球戰略制高點的期待。
激情和夢想瞬間被點燃,全國范圍內的資金、人才和技術風云際會,甚至一些從無接觸過汽車行業的企業也史無前例地投入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創業大潮。據中汽研的數據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已超過200家。但是,當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仍面臨成本過高,產業扶持政策力度不夠,充電樁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等問題。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了從導入期到成長期的關鍵拐點,產業成熟度還不夠。近期的產業政策調整,讓一些新能源汽車企業感覺到明顯“吃不消”。
產業風口 跨行造車成普象
提到跨界造車,首先要說的必然是董明珠,2017年對于董明珠和珠海銀隆都是重要的一年,不僅是董小姐帶領銀隆走向了擴張的步伐,更是銀隆新能源承載了董小姐的造車夢,然而更重要的是,800億投資、11大基地,董明珠與銀隆新能源的新能源帝國版圖已經劃定。毫無疑問,董明珠可以稱得上當前跨界造車的第一人,在遭到格力否決之后,幾乎是憑借一己之力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打下廣闊的天地……[詳細]
在經歷了兩次掛牌后,延續半年之久的觀致新股東入股一事,似乎即將迎來最終結果。對此,有接近奇瑞的相關人士表示:“寶能入股觀致就差流程了”。事實上,早在今年6月份,就有知情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姚振華已交付10億元定金給觀致,雙方簽署了備忘錄,寶能收購觀致是比較確定的事情了”……[詳細]
這年頭,不玩個跨界,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優秀企業。對于處在增速發展中的中國來說,企業“跨界”已不是件新事。隨著近年來中國企業自身發展戰略的提升及產業鏈的不斷延伸,企業跨界變得越來越頻繁,市場前景廣闊的汽車行業也正成為“門外漢”的新樂園......[詳細]
國內最大光伏制造商協鑫集團有限公司與汽車設計公司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蘇州高新區共同建立新能源車整車基地。新能源汽車市場不斷升溫,協鑫集團與同捷的合作被業界認為是一場能源創新與技術研發創新的強強聯合。不過,新能源車在發展中本就面臨核心技術低、淘汰過快等問題,如何利用雙方優勢打造經典新能源車輛,滿足消費者以及市場需求,成為考驗協鑫集團“造車計劃”的重要因素......[詳細]
競爭加劇 新老車企頻發力
記者注意到,在補貼退坡的大背景下,北汽新能源推出了國民車EC系列,并參與建設4.6萬個公共電樁并自建3.2萬個私人樁。同時,北汽新能源大力打造換電模式,投放運營106座換電站、5000臺換電車輛,在擺脫補貼依賴和解決用戶里程焦慮的工作上下了大氣力。除此之外,去年北汽新能源還推出了正向研發的首款人工智能純電小車LITE,突破了新能源車型“油改電”的傳統開發路徑……[詳細]
1月11日,SITECH新特重磅發布品牌LOGO并宣布美國硅谷分公司啟動。《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作為貴州本土首家獲邀參展美國拉斯維加斯CES展的新能源汽車品牌,SITECH新特從10日驚艷亮相CES智慧城市館到品牌發布會的召開,吸引了來自國內外眾多媒體和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詳細]
危機初現 落后就要遭淘汰
董明珠造車項目擴張過快致成本大增 供應商稱珠海銀隆欠款或超12億元
近日,珠海銀隆被媒體曝出拖欠供應商貨款至少12億元,并遭到起訴。而這一起訴狀,不但揭開了珠海銀隆的財務一角,同時,讓銀隆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不得不在鎂光燈下炙烤。
1月17日,珠海思齊內部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珠海銀隆共拖欠其貨款7600萬元,其中有1700多萬元在走法律程序……[詳細]
有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指出,雖然第四季度的產量出現了大幅攀升,但距離此前的既定目標仍有較大差距。“特斯拉在2017年第四季度預期交付Model3新車2917輛,但實際只交付了1550輛”,在他看來,Model3的“難產”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完全解決……[詳細]
政策收緊 產業拐點露端倪
“針對新能源整車和產品的標準在逐步地調整,接下來還會發布新的號令,目前正處于向工信部和各個司局征求意見的階段。”1月17日至18日,2018國際新能源汽車用戶評價與應用創新研討會在廣西柳州舉行,工信部中機車輛技術服務中心審核部部長李方生在會上透露。
李方生透露,據初步估算,大約230多家企業在2018年必須制定相應的計劃和措施,必須達到39號令要求,否則企業所有的產品都會在公告里清理出去。目前近30家已經符合新的要求……[詳細]
年終歲尾,有關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退坡40%的傳聞甚囂塵上。時代周報記者通過綜合目前各方情況來看,已經可以確定,明年新能源補貼繼續退坡是“鐵板釘釘”,詳細細節預計將在本月內發布……[詳細]
本期編輯:李波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