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證指數為基準的大盤本周(5月8~12日)沖高回落,最高升至周二(5月9日)3418點,再創這波始自22年10月31日2885點的反彈行情新高,距22年7月5日3424點的上一波反彈行情高點也只剩6點而已,周五(5月12日)最低回落至3271點,最終以跌62點的近乎全周最低的3272點收盤,跌幅為1.86%,周線呈現為一條長上影的光腳陰線。 假象02.jpg 其間,我所統計的18個規模指數強弱順序為:創業板50、創業板指、創業板綜、深證100、深證綜指 ...
二、第二集團:銀行、保險等"前抱團股"以及證券、房地產等大金融概念板塊,與上證50、上證180和滬深300等權重指數關聯度最大。 第二集團4個板塊本周全部下跌,平均跌1.39%,強于同期跌1.86%的上證指數,強弱順序為:銀行跌0.68%,證券跌1.15%,房地產跌1.43%,保險跌2.30%。 ... [詳細]
一、必須選擇近期已經完成除權的個股,最好是最近三周內完成除權的股票; 二、注意除權前后個股的表現,主要參考除權前后量能變化情況、資金進出情況以及股票活躍度情況。 三、選擇主營業務突出、成長性比較明確、所處行業前景良好的公司。 四、選擇有題材配合,處于主流熱點當中的除權股。 ...[詳細]
觀察今天的盤面,成交量較上個交易日大幅萎縮,兩市成交8481億元,已經連續兩個交易日回到萬億水平下。從兩市的漲幅榜看,紡織服飾板塊今日集體騷動,七匹狼、棒杰股份、九牧王、彩蝶實業、揚州金泉、紅蜻蜓等相關股紛紛沖板。電力股今日表現也不錯,粵電力、建投能源封死漲停。新冠藥概念股、供氣供熱、水產品、商業連鎖等少數板塊個股,都有不錯的表現。今日市場殺跌的中堅力量主要來自于TMT概念股,資金流出排名第一的文化傳媒,昨日瘋狂表現后,今日全面殺跌,直接帶崩了盤面。其次就是互聯網、游戲概念。另外,大金融、基建工程、光伏、釀酒、通訊服務等近期炒作過的熱門股,今日資金流出訴求強烈。總體來說,今日兩市個股漲少跌多,只要1200家左右的個股上漲,市場整體賺錢效應偏弱。
從技術上看,三大指數全線收跌,滬指跌1.12%,深指跌1.23%,創業板跌1.06%。北上資金今日繼續小幅買入13.26億元,看明白了沒有,今日內資才是殺跌的元兇。昨日統計局發布4月的經濟數據,CPI同比上漲0.1%,PPI同比下降3.6%,引發了投資者對通縮的擔憂情緒。滬指周二刷新年內新高后,已經連續調整了四個交易日,技術形態上非常難看,下方3250點左右的支撐能否有效,將決定后市行情方向性的選擇。下周部分銀行將開始調整通知存款率,降息對地產和金融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利好,地產和大金融應該會有個正回應,大金融一旦企穩,中特估概念股卷土重來應該是大概率的問題,中特估企穩之日也就是到企穩之時,個人強烈感覺下周一到下周二左右的時間,又將形成階段性底,下周初又是不錯的低吸良機。記住,今年還是屬于個股結構性行情的機會,不管指數如何折騰,把握好熱點個股的輪動機會,快進快出,將搶錢進行到底。 ... [詳細]
三大指數全天震蕩走低,尾盤均跌超1%,滬指失守3300點,日線綠得四連陰。總體上個股跌多漲少,兩市超3700只個股下跌。滬深兩市今天成交額8481億,比上個交易日縮量478億。板塊方面,紡織服裝、電力等板塊漲幅較好,傳媒、數據要素、貴金屬等板塊跌幅居前。截至收盤,滬指跌1.12%,深成指跌1.23%,創業板指跌1.06%。北向資金全天凈買入13.26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買入5.47億元,深股通凈買入7.79億元。 ...
以上個人主觀、不模棱兩可不做馬后炮的觀點比較隨性,分析指數純屬技術娛樂,不存在誤導和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僅供調侃參考,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詳細]
1、周五再度破60日線,原則上與上次一樣,還是觀察兩天半是否確認,但這次即便遲遲不收復60日線也與近四個月以來的大區間下沿(3225帶寬正負15點中樞價)也不遠,因此可適補策略。 2、每一次震蕩調整都是主力在更換熱點,但這次個人認為不會有嶄新的名堂,還是立足于主線型的AI智能和新能源里面跟著留意量價的臨界變異,純技術角度也調整基本充分。操作上個人覺得適當側重藍籌型的AI智能和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