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新高!2023年43只A股強制退市
2023年行將結束,從退市公司數量來看,今年又是一個"大年"。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2月19日收盤,年內已有43只A股被強制退市,超過2022年的42只,再創歷史新高...>>詳情
今年A股"面值退"上市公司數量緣何陡增
今年以來43家A股上市公司被強制退市,20家為"面值退",與"財務退"數量基本相當,二者占據絕大多數。相較而言,去年僅有*ST艾格一家公司為面值退市...>>詳情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對于"1元退市"股數量的暴增,證券日報表示,首先是退市制度威力盡顯,明確"1元退市"標準,把選擇權交給市場、交給投資者,讓企業時刻保持危機感;二是退市監管趨嚴,監管部門嚴厲打擊欺詐發行、財務造假、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和花式"保殼"行為,使劣質公司原形畢露...詳情
交易類退市占比最高 過往"保殼"手段將會失靈
為規避退市,在過往的案例中,有上市公司接連拋出增持、回購等公告,嘗試拉升股價以"保殼",但從目前已有的案例來看,過往的"保殼"手段已經失靈...>>詳情
36家公司可能踩中兩條及以上退市紅線 多觸及重大違法類和規范類預警指標
截至12月5日,有36家A股上市公司可能觸及了2條及以上退市風險警示紅線,其中,有6家可能觸及3條及以上退市風險警示紅線。而從觸及預警指標類型來看,重大違法類和規范類較多。...詳情
年內43家公司被強制退市 房地產、計算機行業數量較多
上述A股43家被強制退市的公司中,ST陽光城、ST泰禾、*ST嘉凱等8家公司均屬于房地產行業,數量占比最高。計算機行業緊隨其后,有7家公司...詳情>>
年內退市家數已超去年 A股優勝劣汰新生態正在加速形成
退市制度的持續完善是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市場活力和韌性的重要體現。隨著全面注冊制改革的推進,退市制度在A股市場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一大批"空殼""僵尸"企業被集中出清,"有進有退、優勝劣汰" ...詳情
引導投資者形成價值投資、長期主義的投資觀念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為倡導價值投資理念,資本市場過去幾年"揚清抑濁"動作不斷,問題公司的退市常態化就是其中一環。"為嚴格執行退市制度 ...>>詳情
持續優化退市機制,繼續加大投資者保護力度
對于因財務類、重大違法類等原因造成的強制退市,要進一步健全投資者集體訴訟制度和完善賠償機制,健全證券罰沒款"賠先罰后"機制,進一步推動民事賠償責任優先 ...詳情
向違規"關鍵少數"亮劍是對投資者最好的保護
隨著"活躍資本市場"一攬子舉措漸次落地,"三端"改革協同發力,市場生態得到優化。在此關鍵時期,證監會、交易所緊盯"關鍵少數",重典治亂、猛藥去疴,主動亮劍整治違規減持、財務造假、"蹭熱點"炒作股價等違法違規行為...>>詳情
本期策劃 編輯 張明富 郵箱:[email protected]
證券日報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