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方業
3月4日,和著春天輕盈的腳步,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正式拉開帷幕。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帶著人民的殷殷重托,再赴北京,共商國是,共赴2025年這場春天的盛會。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之年,更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全球經濟增速明顯放緩,我國經濟運行仍然面臨著不少困難和挑戰,此時召開的全國兩會備受矚目。對于如何培育和壯大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資本市場如何更好地賦能科技創新,助力實體經濟發展,以及如何建設金融強國等話題,我們期待著代表和委員們的建議與提案,期待著全國兩會的精彩答案。
在強化資本市場樞紐功能的同時,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更好地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們對資本市場新的共識與新的期待。作為全國兩會的熱詞,資本市場近年來的曝光度越來越高。去年開年,中國股市再遭非理性下跌。股市迎來了嚴峻的危急時刻。面對危機,市場各方密集發聲,快速出手,基本穩住了投資者的信心。事實上,這種非理性的下跌,顯然與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很不匹配。從2024年全年與今年開年以來上證指數運行情況看,股指基本穩定運行在3000點上方。這無疑是中國經濟所具有的韌性強和潛力大、以及長期向好的宏觀基本面支撐的結果。
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GDP增速為5%,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表現突出。全年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首次突破130萬億元規模大關,穩居全球第二位。剛剛出爐的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5年2月份制造業PMI為50.2%,重回擴張區間,制造業景氣水平明顯回升。中國經濟發展逐漸抬升的暖意更加明顯。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這股宏觀經濟基本面帶來的持續涌動的暖流,必將為中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特別值得提及的是,去年9月下旬以來發布的一攬子積極政策,極大地提振了市場各方對我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信心。例如,央行推出的提振資本市場的“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兩項金融工具,史無前例,引發各界強烈關注。其中,互換便利的作用在于為證券、基金、保險公司等機構提供流動性支持;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則幫助企業回購股票,推動上市公司增持行為,穩定股價。這些政策不僅在短期內提振了股市信心,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市場對宏觀經濟的良好預期。一系列新的增量政策猶如陣陣暖風,吹到了投資者的心坎上,為資本市場的穩定長遠發展注入強勁活力。
需要強調的是,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如火如荼,點燃了從人工智能到量子計算等諸多領域的燎原之火。特別是今年以來,國產大模型DeepSeek取得重大技術突破并成功實現商業化落地,引爆全球科技圈和資本圈。這說明,我國產業格局正在重塑,中國資本市場也迎來結構性重估的好機會。
隨著市場迎來結構性估值重構機會,重視中國資產必將成為越來越多海外投資機構的共識。據國際金融協會(IIF)發布的最新報告,今年1月份,中國股票和債券吸納的外資凈流入總和超過100億美元。這也是自去年8月份以來,外資首度同時加碼中國股票和債券。
還要提及的是,新時代新征程,中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正在不斷開創新局面。2024年4月份,國務院出臺了新“國九條”,證監會會同有關方面制定修訂若干配套文件和制度規則,形成“1+N”政策體系,系統性重塑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和監管底層邏輯。隨著新“國九條”和資本市場“1+N”政策文件落地實施,政策效果日益顯現,市場生態持續改善,投資者對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的信心明顯增強。
總之,2025年,中國資本市場已堅定地邁開了高質量發展的步伐。盡管資本市場前行的路上還會遇到不少挫折與困難,但只要信心不滑坡,辦法就總比困難多,只要心中有希望,改革就會有方向,投資者就會有向往。資本市場的春天正在走來。愿市場各方齊心協力,借兩會東風,譜寫中國資本市場更新更美的篇章。
最后,祝大會圓滿成功!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