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5月23日訊(記者王松 田耿文)5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河南代表團網絡開放日,代表們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行長徐諾金發言時提到加快推動金融改革創新,繼續做大做強“金融豫軍”,爭取國家支持盡快籌建河南農商銀行。
“在上午總理的報告中,有相當篇幅講到對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政策。會后,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力爭盡快盡好使我省早受益多受益”徐諾金表示,中小企業是保就業、穩增長的主要支撐,是經濟發展活力的重要源泉。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任何時候都是重點,也是難點。
徐諾金說:“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問題既是老問題,更是新問題;既是世界性難題,更是中國金融服務工作中的最大短板;既是金融問題,也與其它非金融因素有關;這個問題疫情前存在,疫情后更為突出。”
徐諾金表示,疫情發生以來,全省金融系統積極投入抗疫阻擊戰和復工復產戰,多措并舉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特別是加大對民營和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取得了明顯成效,全省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整體呈現“量增、面擴、價降”的良好趨勢。
截至2020年4月末,河南省人民幣中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長16.1%,較上年同期提高3.8個百分點;較年初增加1595.8億元,同比多增581.2億元。中小微企業貸款戶數達14.0萬戶,較年初增加1.3萬戶,同比多增4467戶。普惠小微貸款同比增長16.6%,高于各項貸款增速1.1個百分點,較年初增加355.7億元,同比多增356.2億元。
針對金融支持中小微企業政策落實中面臨的問題和困難,徐諾金提出以下建議:
完善頂層設計,實施中小微企業特別幫扶計劃
推動國家層面盡快出臺“中小微企業融資保護法”,明確企業融資需求、供給、監管各方權責關系,實現企業融資權利頂層設計的法治化;
圍繞保市場主體,盡快啟動實施企業特別幫扶計劃,建立特別幫扶企業名錄庫,發揮“幾家抬”合力,組織有關部門和金融機構進行定向、精準幫扶。
加快推動金融改革創新,繼續做大做強“金融豫軍”
傾力服務“六穩”“六保”,大力實施普惠金融、金融扶貧、民營小微企業金融、自貿金融、科技金融、綠色金融六大金融發展戰略,用好財政獎補、稅費減免、貸款貼息、風險補償等激勵引導政策,深化推廣普惠金融“一平臺四體系”蘭考模式、金融扶貧“盧氏模式”。
充分借助創業板、新三板、區域股權交易中心等多層次資本市場,拓寬企業融資渠道,進一步提高直接融資占比。加快推進河南省地方金融機構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盡快通過注入資金和可變現資產、利用金融市場工具融資等方式充實資本實力,提升抗風險能力。爭取國家支持盡快籌建河南農商銀行。
進一步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功能作用
探索建立政府出資引導,社會廣泛參與,出資入股與無償捐資相結合的多元化資金補充機制。將補充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資本金納入年度財政預算,提高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收益留存比例,強化自身資本積累。
建立完善政銀擔風險分擔機制。探索復制蘭考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銀、政、保、擔”四方共擔、“分段核算”的風險分擔模式。
改進完善考核激勵機制,出臺專門針對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的績效考核指導辦法,重點考核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規模、戶數、放大倍數等。加大財稅政策正向激勵,建立財政資金對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小微業務損失的風險評估和補償機制。建立健全盡職免責和容錯糾錯機制,明確基層工作人員的責、權、利,激發拓展政策性擔保業務的積極性。
健全融資擔保和再擔保體系,將更多市、縣級政府性擔保機構納入再擔保體系,提升基層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服務中小微企業的能力。
打通信息壁壘,搭建民營和中小企業信用信息共享平臺
將稅務、工商、社保、海關、司法、市場監管、公用事業等相關領域信息,納入統一的信息平臺進行管理,實現政務信用信息與金融信用信息互聯互通,并通過便捷的渠道、低廉甚至免費的方式供金融機構使用,削減銀企信息不對稱,便利金融機構提高信用識別能力和放貸效率。
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促進銀企互信共贏
推進政府放管服改革,深入落實稅收、社保、房租優惠及賬款清欠等政策,幫助企業開拓市場。嚴厲打擊惡意逃廢債行為,加強金融債權保護,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