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數字貨幣內測的新聞廣受關注。本期小貼士為您解答關于數字貨幣的一些疑問。
數字貨幣是什么?
央行數字貨幣就是數字化的人民幣,和紙鈔、硬幣的功能和屬性完全相同。唯一的區別是,數字貨幣是數字化的。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曾介紹過,數字貨幣是具有價值特征的數字支付工具,不需要賬戶,就能實現價值轉移。
您在手機里安裝了數字貨幣的數字錢包,只要帶著手機出門,就相當于帶著現金出門了。想買東西、或是給別人錢的時候,您的手機和對方的手機“碰一碰”,就能把自己的數字貨幣轉給對方。
隨著數字貨幣的推出,鈔票的印刷、運輸、防偽等成本將有所下降,流通環節收到假鈔的概率也將降低不少。
不過,數字貨幣只是給人民幣增加了一種形式,并不會取代已有的貨幣形式。
和移動支付有什么差別?
許多讀者有疑問,“我已經有了支付寶和微信,數字貨幣和它們有什么差別嗎?”
簡單總結,數字貨幣和現有移動支付工具主要有以下不同:
一是不需要銀行賬戶。要使用現有移動支付平臺的全部功能,一般都需要綁定銀行卡,但央行數字貨幣不需要。
二是沒信號也能用。想要流暢使用現有移動支付工具,必須有信號。如果在一些信號不好的場所,飛機等密閉交通工具上,或者更加極端的情況,比如地震導致通信中斷等,移動支付將無法使用。
但是,央行數字貨幣不受手機信號的影響,在上述弱信號或無信號的地方,都能正常支付。
三是具有無限法償性,任何人不能拒絕接受數字貨幣。
您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選擇移動支付時,一些商家稱只支持微信,或者只能用支付寶付款。但是,等到央行數字貨幣推出后,只要是能用電子支付的地方,必須接受數字貨幣,不然就違法了。
四是數字貨幣的安全性最高。
舉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假如您使用的某個移動支付平臺破產了。您在其中存放的零錢如果沒有存款保險,就只能參加平臺的破產清算,很有可能拿不到全部損失額。但數字貨幣就像手中的現金,不會遇到類似的風險。
和比特幣、Libra一樣嗎?
當然不一樣。
央行數字貨幣是我國的法幣,有國家信用背書,具有無限法償性。無論是比特幣還是Libra,都只是虛擬貨幣。它們的安全性、使用場景,都不能與法幣相提并論。
更重要的是,虛擬貨幣都有幣值波動過大的問題。而央行數字貨幣的幣值會穩定得多。
會引發通貨膨脹嗎?
當然不會。
貨幣超發會導致通貨膨脹,但這里的“貨幣”不等于現金,即使增發現金,也不一定導致通貨膨脹。其次,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會部分替代流動中的紙幣和硬幣,不會超發,也不會減發。再者,市場上流通的現金數量不會有劇烈波動。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