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曹沛原
近日,中國工商銀行(以下簡稱“工商銀行”)召開2024年中期業績發布會。截至今年6月末,集團總資產超過4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41%。實現營業收入4019.99億元,凈利潤1712.96億元。不良貸款率1.35%,較上年末下降一個基點,資產質量保持穩定;撥備覆蓋率218.43%,較上年末上升4.46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保持在19.16%的較好水平。資產、資本、資金實現動態平衡,展現出較強的經營韌性。
“上半年,工商銀行堅持把金融資源更多用到有潛能的消費、有效益的投資、有現金流的項目上,實現量的合理增長與質的有效提升。”工商銀行行長劉珺表示,工商銀行將以改革擔當推進經營轉型,以改革勇氣推進做優做強。
當好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
在談及關于上半年投融資支持實體經濟的情況時,工商銀行副行長張守川表示,工商銀行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宏觀政策導向,精準把握投融資總量、結構和節奏,助力實體經濟鞏固和增強回升向好態勢。6月末,工商銀行境內全口徑投融資新增2.8萬億元,較好發揮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作用。
一是圍繞高質量發展,扎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萍冀鹑?,深入實施“春苗行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近3.1萬億元,較年初增加近4000億元。綠色金融,積極支持綠色低碳產業重點領域潛在增長點,綠色貸款余額較年初增加超7000億元。普惠金融,升級數字普惠產品體系,普惠貸款較年初增長近4800億元,積極服務糧食安全,普惠型涉農貸款比年初增加2060億元,增速同業領先。養老金融,率先出臺養老行業信貸政策,持續加大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支持力度,為養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融資+融智”綜合化金融服務,養老產業貸款穩健增長。
二是突出主責主業,加強精準投放,服務國之大者。推進布局現代化,加強對制造業、糧食和能源資源“兩個安全”“兩重”“兩新”和“三大工程”等領域金融服務,以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項目清單為重要著力點,投向制造業貸款余額近4.4萬億元,比年初增加超5000億元,進一步拉長制造業長板優勢。
三是增強發展動能,推動信貸結構轉型升級。積極滿足居民消費金融需求,加快推動“零售+普惠”貸款占比提升,6月末包括個人經營貸款、個人消費貸款在內的非按揭類零售貸款比年初增加近3000億元,保持同比多增。適應經濟轉型升級趨勢,穩步推進盤活存量,從低效領域存量信貸中移位再貸金額超過2萬億元,資金配置效率實現有效提升。
助力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工商銀行深入探索金融服務新模式、新路徑,助力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在助力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舉措成效方面張守川介紹道。
具體而言,一是聚焦重點產業,支持現代化產業體系。工商銀行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前期與工信部共同啟動《金融支持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專項計劃》,精準支持重點產業強鏈補鏈。上半年累計向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企業發放融資超過千億元,為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持續注入金融活水。
二是聚焦重點客群,服務提質擴面。率先在總行成立科技金融中心,在全國科技資源密集地區成立22家科技金融分中心,聚焦高新技術、專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業等重點客群,加快金融創新成果應用。依托“環球撮合薈”等平臺,為有技術、缺市場的專精特新企業提供高質量跨境撮合服務,累計促成合作意向超5萬項。
三是聚焦產品創新,豐富服務模式。組建數字普惠中心,創新產品服務,陪伴企業從種子成長為參天大樹,強化“股貸債保”聯動,試點推出創新積分貸、研發貸、人才貸等產品,創設基信貸、基投貸、科股貸三類投貸聯動特色融資場景,精準破解各類科技型企業融資難題,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接力式金融服務。
談及下一步舉措,張守川表示,工商銀行將不斷完善優化科技金融體制機制,引導資金等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助力因地制宜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