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衍水
近年來,興業銀行順應數字化發展趨勢,全面加快普惠金融數字化轉型,豐富普惠金融產品供給,積極構建數字普惠金融服務新模式,有效服務小微企業和鄉村振興。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普惠金融貸款余額5485.28億元。
助力鄉村振興
讓金融活水潤澤田間地頭
“過去要抵押房子、土地經營權證來獲得貸款,有了興業銀行的‘活體抵押貸’,奶牛也能用來抵押了。”福建省建甌市富雅飼草飼料有限公司負責人鄭高銘向《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表示。
近年來,興業銀行積極發揮金融科技優勢,推出“生物資產數字化監管平臺”,利用數字化手段賦能貸后管理工作,并創設相關融資產品,有效緩解養殖戶抵押物缺乏難題,為鄉村地區輸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農批農貿市場聚集了大量商戶,但也存在市場經營管理模式較為單一、數字化相對落后、缺乏統一規劃等問題。對此,漳州臺商投資區農貿市場于2023年9月正式引進“興業普惠·智慧農批系統”(以下簡稱“智慧農批系統”),市場方、商戶方只需要一臺電腦或一部手機就能夠實現市場和攤位的數字化運營管理。
據了解,該系統為農批農貿市場量身打造“非金融系統+金融服務”行業解決方案,面向農產品批發市場免費搭載,通過數字化、智能化的方式,讓科技和智慧融入農批農貿市場生態鏈,同時將政府需求、農批農貿市場需求和銀行服務專長有機結合,提供“一站式”服務。
截至6月末,興業銀行已在福建、天津、吉林、廣西、重慶等地的88家市場上線智慧農批系統,為農批農貿市場管理方及商戶提供貸款余額超200億元。
服務科技創新
推動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
在上海天數智芯半導體有限公司展廳,每一次產品研發測試、每一項客戶應用,都彰顯著國內首家GPU大芯片及超級算力提供商的技術力。
3年前,天數智芯尚處于初創期,產品尚未面世,未產生營業收入。“這類企業如果按照傳統的信用審查模式,很難介入授信合作。”興業銀行上海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分行依托“技術流”授信評價體系,從發明專利、科研團隊、技術優勢等15個維度考察企業,對企業科技創新實力進行“精準畫像”,給予公司3000萬元信用貸款支持,助力企業“技術流”變“資金流”。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服務科技創新離不開金融支持。興業銀行依托“技術流”授信評價體系,在培育新質生產力上跑出“加速度”,今年以來,通過“技術流”授信評價體系審批金額合計超5000億元。
立足全生命周期服務,興業銀行不斷迭代升級優化科技金融服務體系,針對企業不同生命周期差異化金融服務需求,提供“線上+線下”“商行+投行”“金融+非金融”接力式、全方位、多元化服務方案。截至6月末,該行服務科技金融客戶超16萬家,貸款余額超9000億元。
聚焦場景金融
構筑鏈上企業“共贏鏈”
“過去是電網、銀行兩頭跑,現在通過國網平臺就能貸到款,還不需要抵押物,對我們十分受用。”國家電網的一位供應商負責人感嘆道,在興業銀行工作人員指引下,他成功實現了國網平臺線上提款。
今年3月,興業銀行通過與國家電網系統直連方式,引入場景數據,企業可實現在“電e金服”平臺在線發起融資申請,系統自動審批、線上按需提款,滿足供應商在履約備貨環節的融資需求,有效緩解普惠小微企業缺乏有效擔保、融資難等問題。截至目前,該產品審批貸款金額超1.6億元,貸款余額超5000萬元。
近年來,興業銀行圍繞“一鏈一策一批”主線和“場景融資數字化”理念,通過走訪核心企業客戶發掘新場景新業態,充分結合產業鏈、供應鏈交易模式及結算特點,沉淀資金流、物流、信息流等交易數據,為客戶“精準畫像”,“一鏈一策”提供差異化金融服務,持續提升資金供給與經濟活動的適配性。
“我行將持續圍繞‘產品線上化、場景數字化’兩條主線,構建高水平普惠金融體系。”興業銀行普惠金融部、鄉村振興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將持續推動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為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切實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編輯 屈珂薇)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