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怡明
近年來,如何滿足農戶的資金需求,讓金融的資源配置功能在幫助農民富起來、產業旺起來中發揮重要作用,成為不少銀行探索的一大方向。對于將“三農”事業發展作為頭等大事的農業銀行來說亦是如此。
隨著幫扶逐步深入,如何在貸款產品創新上進一步突破、打開特色產業銷售渠道、支持整個產業鏈條共同發展……這些問題推動著農業銀行持續深耕“三農”領域,為地方產業興旺貢獻源源不斷的金融力量。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內蒙古銀行研究發展部總經理楊海平表示,目前,部分商業銀行支持農業產業鏈的模式向綜合化、定制化服務方向演進,一方面是為了增加客戶黏性,在競爭中建立特定產業鏈金融服務的護城河,另一方面是為了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提升服務農業產業鏈的質效。
“小花朵”孕育新機遇
廣西橫州具有“中國茉莉花之鄉”之稱。傍晚雖至,廣西橫州茉莉花交易市場仍繁華熱鬧,花農們手上提著大袋小袋的茉莉花到市場交易,吆喝聲、還價聲、談笑聲此起彼伏。
“今年的茉莉花質量好,特別適合做花茶,我現在每天加緊收購,一天大概需要10萬多元。前段時間資金緊張,就找農行辦理貸款,一會兒錢就到賬了,真方便。”收購商農彩明向記者介紹,隨著今年經濟回暖,她的茉莉花生意又紅火起來,于是決定擴大經營,但資金問題卻困擾著她。
針對她缺少貸款抵押物的問題,農行廣西橫州市支行客戶經理主動為其推薦了純信用方式的“惠農e貸”,貸款資金3天就到賬了。
除了為收購商解決收花資金難點,讓花農不愁賣,農業銀行還加大對創業者的支持力度,讓小小茉莉花被更多人看到。
在橫州青年創業金融服務對接會上,農行廣西橫州市支行的工作人員關注到了返鄉創業的閉東海。此前,閉東海發現,當地大多數農戶把產花量低的茉莉花老樁直接砍掉當柴燒,他嘗試把廢棄的老樁利用起來,并在當地政府部門的幫助下,與廣西農業科學院花卉研究所達成合作,探索出發展茉莉花盆栽的新路子。同時,他還用直播帶貨的形式,通過電商平臺多渠道擴大線上銷售。
農行廣西橫州市支行為閉東海量身定制了金融服務方案,通過“惠農e貸”和生產經營性貸款組合貸的模式,為其擴大生產和研發規模提供了金融支持。
破解“指尖經濟”融資難題
近日,在云南省“楚雄彝繡·秀出美好生活”推介會上,一件件帶有彝族元素的文創產品鋪陳開來,每一款產品都呈現出自然之美。
楚雄彝繡已成為當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溫暖產業和幸福產業。小小繡花針,幫助當地5.7萬名繡娘在家門口就業。紅紅火火的彝繡產業,也吸引了眾多年輕人回鄉創業,大姚納蘇民族手工藝品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樊志勇就是其中一位。
“創業的過程總是伴隨著艱辛,公司周轉資金總是吃緊,多虧了農行8萬元的信貸支持,助我渡過了難關。”樊志勇說。
像他這樣的返鄉創業青年還有很多。在當地,針對繡娘、繡企普遍面臨的融資難題,農行云南楚雄分行創新推出“金穗繡娘貸”“繡坊貸”等一系列特色金融產品,為當地彝繡特色文化產業發展注入金融新動能。目前,該分行已向當地彝繡產業授信2.4億元,實現貸款投放1.7億元。
未來,農行云南楚雄分行將全面啟動實施“金穗彝繡”行動計劃,圍繞楚雄州彝繡特色文化產業鏈、資金鏈、物流鏈、價值鏈開展“延鏈補鏈”行動,積極打造“金穗彝繡”特色網點,不斷加大對彝繡產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動楚雄彝繡從“指尖藝術”到“指尖產業”再到“指尖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在科轉育成(北京)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張曉兵看來,除了創新開發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金融產品和提供因地制宜的金融服務外,銀行可以加大對農業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推動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和農產品質量的提高。同時,還可以加大對農業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的支持力度,助其提升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楊海平表示,下階段,銀行應以黨建共建、人員相互掛職及金融顧問派駐為切入點,以搭建產業鏈平臺,整合金融服務和非金融服務為基礎,為農業產業鏈提供綜合化、定制化、賦能型的服務。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