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北京訊(見習記者曹沛原)工商銀行立足新興主體交易特點及金融需求,發揮結算金融互聯優勢,加大對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為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金融力量。
優化開戶服務提供“量衣裁體”式金融服務
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是我國外貿領域的新生力量,主要包括的跨境電商、市場采購、海外倉、外貿綜合服務、保稅維修等業態模式,針對新興客群發展快、經營靈活、可復制性強等特征,工商銀行從基礎開戶服務入手,提高服務質量,加強金融支持。
工行優化多幣種賬戶開立流程,實現人民幣賬戶、多幣種外匯賬戶之間的資料共用,客戶僅需線上提交一次申請即可開立多個幣種賬戶,滿足新業態新模式靈活的外匯結算需求,2021年工行共計開立7.5萬戶多幣種賬戶;在上海、深圳、海南、廣州和珠海等主要自貿區獲取FT賬戶辦理資格,便于企業享受稅收優惠和自由貿易政策,目前工行已累計為1.1萬個客戶開立FT賬戶;提供NRA開戶服務,帶動新模式下離岸交易的快速增長,2021年工行新開NRA賬戶達1600戶。
提高收付款效率促進企業經營快速增長
外貿新業態新模式以中小企業為主,資本投入低,發展速度快,其資金周轉率直接影響業務增速。
工商銀行通過高效便捷跨境收付款服務,降低新業態資金占用,加速新模式貿易周轉,助推企業快速發展。針對出口企業提供智能收款服務,利用SmartAccount產品的快速收款與高效對賬功能,加速銷售貨款回流,提高出口貿易效率。
目前,工行已十幾個國家/地區上線SmartAccount產品,服務核心客戶超過120家,收款子賬戶超過70萬戶,年收款金額近20億美元,其中,浙江某跨境電商已在香港、新加坡、泰國和越南4個國家/地區使用該項服務,輻射收款商戶達1.8萬戶。
同時,工行針對進口企業提供集中付匯服務,實現跨境多幣種付款的集中處理與便捷操作,并實時跟蹤每筆匯款的處理狀態,提高各貿易節點支付效率。目前,已有3000家客戶上線工行集中付匯業務,上海某自貿區客戶上線的集中付匯業務,涵蓋區內、區外及境外多條付款路徑,人民幣、美元、歐元、日元等多個幣種,匯款中間行信息一目了然,有效提升付款效率。
依托全球結算網絡助力企業管理能力提升
新業態企業大多是輕資本運作,很少設立境外管理機構,境外管理是薄弱環節,工商銀行依托全球一體化結算系統和遍布全球服務網絡,通過為客戶搭建全球資金管理架構,協助總部實現對海外賬戶的可視、可控。
目前,工行已經為2300戶客戶提供全球賬戶信息服務,浙江某跨境電商通過API直聯的賬戶視圖,總部可在第一時間了解到分布在多國家、多銀行賬戶信息,縮短管理半徑,降低管理成本。
以線上交易、無接觸交付為主的新運營模式下,企業的境外人力配置以少量境內外派或臨時當地雇傭居多,針對其零散的海外發薪需求,工行銀行通過境內外一體化結算渠道,支持總部直接向境內外雇員賬戶支付薪金,并支持多幣種、跨銀行入賬。
目前工行已為近百家企業提供全球發薪服務,年發薪金額突破1.5億元人民幣,遼寧某跨境電商通過工行網上銀行實現海外雇員的多幣種發薪,降低境外開戶成本,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效率。
運用金融科技推動外貿交易數字化轉型
與傳統外貿企業相比,“多品種、多批次、小訂單”是新業態交易的典型特征,工商銀行依托大數據技術,收集整理碎片化信息,應用于各交易鏈條,助力企業打造數據支持、網絡共享和智能協作的交易體系。
針對深圳某進口企業的境外采購需求,工行為其個性化開發“采購云”平臺,實現采購訂單、入庫單和報表系統等線上化管理,幫助企業實現境外采購鏈條的數字化;工行為江蘇某出口企業上線“銷售云”平臺,集成外貿銷售鏈各環節數據,實時獲取貨款入賬明細,支持銷量在線認領,協助企業實現境外銷售管理的智能化。
責任編輯:石柳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