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北京訊(記者郝飛)3月29日,中國銀行對外披露2021年年報。該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扎實推進集團“十四五”規劃實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營管理,資產負債和財務效益穩步增長。
截至2021年末,中國銀行集團資產總額為26.72萬億元,比年初增長9.51%;負債總額為24.37萬億元,比年初增長9.59%。財務效益穩中有升,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71%,撥備前利潤同比增長3.87%;實現稅后利潤2273億元,同比增長10.85%,實現本行股東應享稅后利潤2166億元,同比增長12.28%。主要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平均總資產回報率(ROA)為0.89%,凈資產收益率(ROE)為11.28%,同比分別提升0.02和0.67個百分點。凈息差為1.75%,成本收入比(中國內地監管口徑)為28.17%。
服務實體經濟實現新突破
中行境內人民幣貸款比年初新增1.38萬億元,增量創歷史新高。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消費金融、財富金融、供應鏈金融、縣域金融等“八大金融”發展開創新局面。
中行精準服務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發展科技金融,為近3.6萬戶科技型企業提供超過8200億元授信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新增2,993億元,增長135%;民營企業貸款新投放2.4萬億元,新投放占比較上年提升0.98個百分點;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新增3059億元,創歷史新高;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新增1,291億元,增長29%。
中行積極服務鄉村振興戰略,設立鄉村振興金融部,制定《中行助力鄉村振興行動方案》《中行縣域金融業務發展行動方案》,全方位助力涉農經濟和縣域金融發展。新開業縣域機構40家,推出“惠如愿•新農通”“惠如愿•農田貸”等專屬產品,完善金融支農產品體系。以金融力量促進鄉村振興,涉農貸款余額1.74萬億元。
“一體兩翼”協同展現新氣象
中行積極服務國家戰略,融入國家經濟發展大局,發布集團“十四五”規劃,扎實推進“一體兩翼”戰略布局,助力搭建暢通“雙循環”的金融橋梁。
中行境內商業銀行主體作用進一步凸顯,利潤貢獻度進一步提升,客戶基礎持續鞏固,對公有效客戶增長11.66%,行政事業重點資格賬戶覆蓋率持續提升。個人客戶全量金融資產保持高速增長,個人中高端客戶增長11%。達成多項境內市場首筆新基準利率保值交易,國際結算、結售匯、跨境人民幣等業務保持同業第一。
中行全球化經營穩中有進,積極應對境外疫情影響和復雜國際形勢變化,實施境外機構“一行一策”差異化發展策略。深化境外區域化管理、集約化經營,歐盟IPU區域總部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穩步推進亞太私人銀行平臺建設,全球化服務能力持續提升。
中行綜合化經營質效不斷提升,重點區域綜合化協同工作機制持續優化,在10個重點地區設立綜合經營協同辦公室,綜合金融服務能力明顯增強。行司聯動協同成效顯著,圍繞“八大金融”開展重點營銷,在科創板IPO、科技和綠色投資等領域實現重點突破。
數字化轉型邁出新步伐
中行牢牢把握數字經濟發展機遇,成立金融數字化委員會,推進科技管理體制改革,提升科技賦能水平,增強數字化服務能力。
中行企業級架構建設加快實施,完成戰略能力地圖、業務架構和IT架構規劃的初步設計,完成項目首批能力解決方案、業務建模及開發測試。成功投產企業級大型分布式技術平臺,進一步夯實承接新業務架構的核心技術底座。
在手機銀行和企業網上銀行建設方面,中行取得了新進展,發布手機銀行APP7.0版,形成“金融+場景”“科技+關愛”“智能+專業”“全球+全景”四大服務特色。個人手機銀行月活客戶同比增長18%,企業網銀、企業手機銀行交易客戶分別增長24%和114%。
中行智慧運營與網點轉型取得了新成效,在全轄投產集約運營平臺,業務處理效率顯著提升。智能柜臺服務場景達到57大類、296子類,在4,000余家網點智能柜臺引入政務民生服務。建成跨境、教育、體育、銀發四大戰略級場景特色網點1074家。
責任編輯:李美麗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