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北京訊(見習記者石柳)12月1日,英國《銀行家》雜志在倫敦公布“2021年度最佳銀行”全球評選結果,興業銀行榮膺“2021中國年度銀行”大獎。
《銀行家》雜志表示,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興業銀行2020年表現強勁,業績優異,且展現了強大的業務創新力。特別在綠色金融領域,作為中國首家赤道銀行和首家采納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立即實施氣候中性”倡議的銀行,興業銀行深耕綠色金融15年具備了強大的綠色創新基因,首發中國首單藍色債券,并在中國股份制銀行中發行首單海外藍色債券。依托豐富的綠色金融專業經驗和強大的專業團隊,凝聚集團綠色金融合力,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了積極力量。
今年,興業銀行保持戰略定力,全力擦亮綠色銀行、財富銀行、投資銀行“三張名片”,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規模、質量、效益同步提升,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取得新突破。
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該行總資產8.50萬億元,較年初增長7.64%;營業收入1640.47億元,同比增長8.08%;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640.38億元,同比增長23.45%;不良貸款率1.12%,較年初下降0.13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9.54%,較年初上升0.21個百分點,資本安全墊充足,并入選中國系統性重要性銀行。
通過加快戰略轉型,保持穩健盈利能力,興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內生增長能力增強,同時大力發展投資銀行、財富管理等輕資本、輕資產業務,降低資本消耗。在沒有外源核心一級資本補充的情況下,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從2017年末的9.07%上升至9.54%。
綠色銀行方面,興業銀行在國內銀行業率先采納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立即實施氣候中性”倡議,推進2030年前實現自身運營碳中和,同時聚焦“雙碳”重點領域,以“融資+融智”為載體,以“交易+做市”為抓手,落地境內首單藍色債券、市場首批碳中和債等創新產品,助力經濟社會全面綠色低碳轉型。截至9月末,綠色金融融資余額13093億元,較年初增長約13%,服務客戶3.3萬戶,可實現年減排二氧化碳9503萬噸。
財富銀行方面,興業銀行立志打造全市場一流的財富管理銀行。經過多年耕耘,目前該行理財規模突破1.7萬億元,穩居市場第一梯隊,綜合理財能力已連續16個季度排名全國銀行第一,近兩年為380萬財富客戶實現資產增值超1200億元,形成了“要理財、到興業”的良好口碑。同時依托該行獨有的銀銀平臺,通過“財富云”將理財產品輸送到廣大的邊遠農村地區。
投資銀行方面,興業銀行及下屬子公司持續推進投行生態圈建設,構建涵蓋“股、債、貸、轉”全產品體系,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加廣泛多元的金融服務。今年以來,該行通過承銷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向實體經濟輸送資金超過5000億元,繼續保持市場前列;通過銀團、并購融資、權益投資等提供資金近1700億元;向理財產品提供基礎資產超700億元,通過“興財資”平臺提升銷售與表外直接撮合能力,流轉資產規模超2200億元,有效支持“財富銀行”建設。
加快數字化轉型是貫穿興業銀行新一輪五年發展規劃的主線。圍繞打造最佳生態賦能銀行,近年來,該行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壯大科技人才隊伍。一方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強大的業務中臺、技術中臺、數據中臺,大幅提升應用建設及交付效率,打造了涵蓋身份識別、圖像、音視頻、通訊等多類通用技術服務庫為客戶旅程優化賦能。另一方面,堅持不懈建生態、搭平臺、擴場景,不斷增強“連接一切”的能力。在F端,建成涵蓋結算、投資、融資、支付、托管在內的第三方開放平臺,連接2328家金融機構;在G端,“金服云”平臺累計撮合解決融資需求超900億,并以此拓展面向全國的“興業普惠云”;在B端,落地教育云、醫療云等生態場景2668個,覆蓋結算型存款超1400億元;在C端,通過對接近300個互聯網場景,凈增日均AUM超200億元。
作為首批簽署聯合國“負責任銀行原則”的銀行之一,興業銀行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寓義于利”不斷創新服務實體經濟新模式,持續做大普惠金融,推進中小微金融服務數字化轉型,升級消費者權益保護,提升鄉村振興金融服務水平,以高質量金融服務增進社會福祉,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努力成為ESG領域的積極推動者和行業領跑者,在全球最大指數公司明晟(MSCI)全球ESG評級中連續三年獲評A級。
責任編輯:曹沛原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