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江蘇訊(記者郝飛)近日,作為綠色金融體系五大支柱之一,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建設取得新的進展。人民銀行發布中國首批綠色金融標準,包括《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指南》(JR/T 0227—2021),由此拉開了綠色金融標準編制的序幕,填補了相關領域綠色金融行業標準的空白。
作為中英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試點銀行,人民銀行綠色金融標準工作組成員,江蘇銀行參與起草了《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指南》標準。據悉,該標準旨在規范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工作,引導金融資源精準支持綠色、低碳領域,助力金融機構和利益相關方識別、計量、監測環境與社會風險。
環境信息披露的內容主要包括金融機構環境相關治理結構、政策制度、產品創新、自身經營活動以及投融資活動對環境的影響。銀行機構開展環境信息披露,將客戶的環境風險及管理能力納入其提供金融服務的決策考量當中,能夠有力促進客戶改善環境表現,引導更多的資金投向綠色項目,推動經濟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2017年12月15日,舉行的第9次中英財經對話上,中英兩國政府鼓勵兩國金融機構共同開展氣候與環境信息披露試點。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和倫敦金融城聯合發起氣候與環境信息披露試點項目,江蘇銀行成為首批四家試點銀行之一。圍繞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的試點工作要求,江蘇銀行在國內率先上線客戶ESG評級系統,率先完成醫藥化工行業環境壓力測試。基于中英合作試點的工作成果,江蘇銀行獲準參與了人民銀行領導的中國綠色金融標準《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之南》的編制和出臺。
近年來,江蘇銀行將綠色金融基礎研究作為專業化經營能力建設的重中之重,與中央財經大學、南京大學等合作設立應對氣候變化研究中心,共同探索開展氣候風險識別、管理和披露等研究工作。江蘇銀行先后中標和實施“江蘇省碳金融市場體系培育項目”、“國際可持續發展金融中心網絡(FC4S)環境信息披露研究課題”、“江蘇省金融監管局綠色金融十四五規劃課題”等研究課題,不斷強化在頂層制度設計領域的話語權。
作為國內唯一一家同時采納“赤道原則”和“負責任銀行原則”的城商行,江蘇銀行一直致力于打造“國內領先、國際有影響力”的綠色金融品牌。通過專業化經營體系、環境與社會風險管理體系建設,不斷推動綠色金融業務高質量發展。截至6月末,該行綠色信貸余額1222億元,各項貸款占比8.9%,在人總行直管的24家系統性重要銀行中排名前列。綠色信貸支持項目實現年減排標準煤6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133萬噸、節水2148萬噸,取得了較好的環境與社會效益。
責任編輯:李美麗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