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金網-農村金融時報北京訊(記者李建菲)日前,全國碳市場在北京、上海、武漢三地同時舉行上線交易啟動儀式。
建設全國碳市場,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舉措,是利用市場機制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重大創新。
多年來,農業銀行深入貫徹中央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大力實施綠色發展戰略,從加強頂層設計、加大信貸投放、創新產品服務、完善配套機制等多個層面著手,致力于打造底色鮮明、廣泛認可的農行綠色金融優勢品牌。
該行一是健全以可持續發展為導向的公司治理體系,把ESG管理理念落實到經營管理全鏈條,陸續印發了一系列綠色金融相關的發展規劃、指導意見、信貸指引等政策文件,形成完整的綠色金融發展頂層設計。
二是突出綠色交通、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生態保護等重點領域,持續加大綠色信貸投放,著力支持綠色產業加快發展。截至2020年末,農業銀行綠色信貸余額已經超過1.5萬億元,折合每年減排二氧化碳當量8713萬噸。
三是持續推動綠色金融領域的產品服務創新。近年來農業銀行在市場上推出“綠色金融制造貸”“美麗鄉村貸”“排污權質押貸”“綠債”“綠色資產證券化”“碳中和債”等多個契合地方特色和農業銀行實際的、市場反映良好的綠色金融產品,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四是著力完善綠色金融配套政策機制,在審批流程、資源配置、激勵評價等方面,加大對綠色行業、綠色客戶、綠色業務的支持和傾斜,提升綠色金融發展動力。
近日,農業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張青松,黨委副書記、監事長王敬東分別在上海和武漢分會場參加全國碳市場啟動儀式,并作為金融機構代表受邀發言,介紹了農業銀行支持碳市場建設的措施和打算。
據介紹,作為全國碳市場的“大數據中樞”—中碳登首選合作銀行,農業銀行為中碳登公司開立了基本賬戶,研發“農銀碳服”系統,首家實現了與中碳登系統的對接。農業銀行將積極做好開戶、結算、清算等碳市場基礎金融服務,積極創新碳債權、碳資產抵質押融資、碳資產證券化、低碳產業基金等碳金融產品,助力構建多層次碳金融市場,全力支持上海打造國際碳金融中心。
啟動儀式上,農業銀行參與發起了碳中和行動聯盟,聯合有關金融機構發布了《金融機構支持上海國際碳金融中心建設共同倡議》,與湖北省生態環境廳簽署了《金融機構支持全國碳市場發展戰略合作協議》,與武漢市武昌區政府、湖北兩山綠色基金及產業資本簽約了總規模100億元的碳達峰基金合作協議。
下一步,農業銀行將緊緊圍繞碳達峰、碳中和戰略部署,全面踐行促進經濟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責任使命,嚴格遵守落實本次啟動儀式上形成的倡議和協議,聚焦綠色產業、綠色項目、綠色消費、碳交易等重點領域,持續擴大綠色信貸、投融資規模,健全多元化綠色金融產品體系,強化環境與社會風險管理,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積極貢獻金融力量。
與此同時,將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銀行為目標,積極推動農業銀行自身“碳中和”工作,制定并適時發布農業銀行碳中和目標及路線圖,努力實現低碳零碳運營。
責任編輯:李美麗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