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黃力輝
說起黑龍江大慶,人們首先會想到這里是大油田。但少有人知道,除了油田外,大慶還擁有豐富的草原資源,近600萬畝草原面積居全省之首。
但隨著多年高強度開發,草原“三化”(退化、沙化、鹽堿化)面積增多,危及草原資源永續利用和生態安全。
為解決這一問題,大慶市逐步建立“草原休養生息”制度,采取禁牧等措施,廣泛開展草地生態修復和沙化治理。
農發行大慶市分行積極參與這一進程,近日,該分行省、市、縣三級聯動,通過農發行杜蒙縣支行成功投放草地經營及沙化治理項目貸款1961萬元,用于支持大慶市讓胡路區草地生態修復及沙化治理綜合利用項目建設,喚醒荒漠草原,書寫“綠進沙退”金融答卷。
統籌協調聚合力
為加快推進項目落地,農發行大慶市分行成立省市縣三級行工作專班,堅持“融資、融智、融商、融情”相結合,積極對接當地政府部門和承貸主體,大力宣介農發行信貸政策。
農發行大慶市分行“一把手”積極作為、親自部署、靠前指揮、統籌協調,指導農發行杜蒙縣支行根據項目資金需求,為項目單位量身定制專屬綠色金融產品,并高效組織貸款發放工作,僅用13個工作日,迅速完成項目審批、投放全流程,確保及時足額提供資金支持。
生態經濟雙豐收
項目單位相關負責人于建朋告訴《農村金融時報》記者,在農發行金融助力下,該項目通過一、二兩期,實施“退化草原補播、植被恢復、節水灌溉”等生態工程,為16.2萬畝退化、沙化土地重披綠裝,擴大防風固沙生態面積15公里,助力5個牧區鄉鎮構筑生態屏障,還將采用“修復+產業”經營模式,修復后進行草地流轉,發展生態牧業,帶動周邊100余戶牧民年均增收1.5萬元,實現生態治理與民生改善“雙贏”局面。
銀企攜手樹標桿
農發行杜蒙支行相關負責人盛波向記者介紹,在項目推進過程中,銀企雙方緊密協作,共同將“金融+生態”合作模式向縱深發展。目前,首期該項目產業資金回流,流轉效益“反哺”生態修復體系已逐漸形成。該項目成功入選農發行總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成為金融助力區域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
在首期項目見效后,該支行精準銜接二期項目。此項目工程引進防風固沙前沿防控技術,預計每年可實現固碳800噸,鎖住沙源15平方公里。隨著政策性金融活水持續注入,不僅為周邊牧民提供了“綠色飯碗”,也為鄰區縣政府提供了可復制的金融助力新路徑。
記者在農發行大慶市分行采訪時獲悉,從“首期破冰”到“二期速達”,2024年以來,農發行大慶市分行累計投放6900萬元專項貸款,支持草地生態修復及沙化治理項目。下一步,該分行將持續深化綠色金融創新,以更高效的協同、更精準的服務詮釋綠色金融擔當,為區域生態文明建設注入金融動能。
(編輯 汪世軍 喬川川)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