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衍水
福建松溪縣是茶葉重要產區,以九龍大白茶聞名,現有茶葉種植面積約8.2萬畝,年產量1.29萬噸,全產業鏈產值達19.48億元。從“綠色金庫”到“中國茶業百強縣”,從山間茶園到國際茶桌,松溪縣,這座深藏在閩北山區的縣城,正以“松溪好茶”的姿態驚艷世界。
最近,松溪縣元森態茶業有限公司推出的新品“冷萃九龍白”引來客商爭相品鑒,企業負責人周志翔主動給客商講解自家茶葉的生態優勢和清爽口感。該企業發展壯大的背后,有一股來自農行南平分行的金融力量在默默支持。
數年前,在周志翔創業之初,他在擴建廠房時因30萬元資金缺口瀕臨停工。回憶往昔,他感慨地告訴《農村金融時報》記者,正在他一籌莫展時,農行客戶經理冒雨上門,一天內完成調查、審批、放款全流程,一筆198萬元貸款讓他的廠房如期竣工。
多年來,農行始終陪伴著企業成長,如期轉貸、提額,實行優惠利率,讓周志翔不再有資金煩惱。如今,他的聯營茶園已擴展至千畝,企業年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帶動100余戶茶農年均增收2萬元。
在這片承載千年茶韻的土地上,一場金融與茶產業的“共生共舞”正悄然書寫縣域經濟新模式。長期以來,農行南平分行以金融之筆描繪出“三茶統籌”圖景,用金融活水滋養茶產業全周期、全鏈條、全主體,助力“小茶葉”長成“黃金葉”。
在湛峰茶業智能化車間,高級制茶師陳國愛凝視著溫控萎凋槽中舒展的茶青。前不久,他向農行線上申請92萬元小微企業“抵押e貸”,新添置了車間里精準的數控設備,讓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完美交融。如今,他的茶品進駐全省30余個商超,直播間里每分鐘售出百盒“非遺手作茶”。
“農行給的不僅是錢,更是讓老手藝活起來的底氣。”他摩挲著“中國制茶大師”的獎牌感慨道。
“我們不是簡單的資金供給者,也是產業升級的參與者。”農行南平松溪支行副行長虞強告訴記者。長期以來,農行依托多款線上和線下信貸產品助力茶產業發展,春茶季的“惠農e貸”讓茶農現采現結,“小微e貸”守護生態茶園升級,“科特e貸”助力鄉村振興帶頭人流量變現。
服務松溪茶產業正是農行南平分行助力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三茶”統籌發展的縮影。近年來,該分行緊緊圍繞“一片葉”到“一條鏈”的茶產業發展理念,把握茶產業多元化發展趨勢,將金融服務融入小微農戶致富、龍頭企業升級、生態基地建設、茶文化旅游發展等各方面和各環節。
截至今年3月末,農行南平分行茶產業貸款余額達25.72億元,比年初增加1.21億元,覆蓋武夷山巖茶、松溪綠茶、建甌貢茶、政和白茶等各大茶業品種,服務茶農1.1萬戶。
當傳統茶鄉遇上現代金融,當“老農金”精神融入數字浪潮,南平市正以“一片葉”撬動百億元產業,在金融活水沖泡下,片片舒展的葉芽仿佛都在續寫南平茶產業的新故事。
(通訊員陳菲兒、宋驍寒對本文亦有貢獻)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