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余連斌
在鄉村振興國家戰略深入推進的進程中,農業龍頭企業作為區域特色產業發展的核心引擎,正通過產業鏈整合、技術賦能和品牌建設,持續釋放其戰略引領效能。
近期,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昭通監管分局等四部門聯合發布《昭通市金融支持高原特色農業重點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為金融助力昭通高原特色產業發展確定了方向。農行云南昭通分行迅速響應,以精準服務為抓手,清單化推進工作,將提升龍頭企業信貸支持覆蓋率作為核心目標,打好政策傾斜、產品創新、科技賦能“組合拳”,源源不斷地為當地農業特色產業輸送金融活水。
位于昭通市鎮雄縣的昭通思農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農產品辣椒制造加工的省級重點龍頭企業,所屬行業是云南省高原特色農業。今年年初,農行昭通分行轄內鎮雄支行客戶經理在貸后檢查時敏銳捕捉到該企業的資金需求——銷售訂單激增,急需一筆資金用于大量原材料辣椒的采購。
得知消息后,農行鎮雄支行迅速行動,深入研究信貸政策,發現該企業符合高原特色農業差異化政策的條件。隨后,通過各級行上下聯動、前后臺緊密協同,成功為該企業發放800萬元信用貸款,并執行優惠利率。在這筆貸款的支持下,該企業馬力全開,加大辣椒采購力度,鮮椒分揀、烘干及精深加工環節全面提速。
昭通思農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分揀辣椒現場 農行昭通分行供圖
“農行發放的800萬元貸款就像一場‘及時雨’,讓我們在辣椒采購旺季穩穩鎖定優質資源,產能提升30%左右。公司能發展到今天,離不開農行一直以來的鼎力支持,未來我們會繼續深化合作,把鎮雄辣椒送上全國更多家庭的餐桌!”該公司負責人向記者感慨道。
據介紹,2023年該公司擴大生產經營時,資金缺口較大,農行鎮雄支行迅速伸出援手,提供400萬元貸款,解了企業燃眉之急。
如今,昭通思農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已與10余家食品加工企業達成戰略合作,預計2025年精深加工產品的產量將突破2500噸,鎮雄尖山的辣椒基地實現“采摘—分揀—冷鏈運輸”全鏈條標準化運作。該公司依托“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500戶脫貧戶參與訂單種植,戶均年增收超2萬元,實實在在地讓椒農的“錢袋子”鼓起來。基地每日可吸納200余名村民務工,人均日收入140元至150元,不僅拓寬了周邊群眾的增收渠道,還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
“近年來,我們將農業龍頭企業金融服務擺在突出位置,積極落實監管部門和上級行工作部署,結合當地實際,精心制定《中國農業銀行昭通分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綜合服務方案》。”農行昭通分行黨委書記、行長趙鴻向《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表示,分行領導多次帶隊深入調研,轄內各機構持續走訪,全方位、深層次了解龍頭企業的金融需求,運用高原特色農業差異化政策,搭配“科技e貸”“抵押e貸”“納稅e貸”等優勢信貸產品,持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精準滴灌農業龍頭企業。
數據顯示,2025年以來,農行昭通分行在服務龍頭企業方面成效突出,新發放龍頭企業貸款70余戶,金額達1.7億元。其中,為13戶有資質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放“科技e貸”3800萬元;發放“抵押e貸”16戶、共計1700萬元;借助涉稅大數據,發放“納稅e貸”14戶、金額1400萬元。截至3月末,該分行貸款支持的龍頭企業戶數超90戶,貸款余額達4.25億元。
從脫貧攻堅時期的“扶貧”金融服務,到如今鄉村振興階段的“振興”金融支撐,農行昭通分行始終以金融活水潤澤高原特色產業,助推龍頭企業成為產業升級的強勁引擎。下一步,該分行將持續深耕金融服務,為昭通打造千億元級高原特色產業添磚加瓦、助力百姓創收增收提供更為堅實有力的金融保障。
(通訊員李攀、蘇忠美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 汪世軍 孫倩)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