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余連斌 通訊員 劉麟鳳
春耕時節,走進四川自貢市大安區牛佛鎮,已松土備種的千畝高標準農田平整有序,大棚內破土而出的水稻秧苗長勢喜人,沱江河畔生態濕地鷺鳥翩躚,古街村落煥然一新,龍骨山漫山遍野的桃花爭奇斗艷,農旅融合產業園區內游人如織……
作為四川省唯一入選自然資源部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第二批典型案例的試點鎮,牛佛鎮在農發行自貢市分行1.8億元信貸資金支持下,以土地綜合整治為“支點”,撬動生態修復、產業升級、文旅融合、鄉村治理“一盤棋”,探索出一條“護生態、興產業、富百姓”的鄉村振興新路徑,勾勒出一幅“田豐、業興、村美、民富”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土地為媒 挖掘鄉村發展“新潛能”
過去,牛佛鎮耕地碎片化、村莊空心化、產業低效化問題突出。2021年,牛佛鎮被納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后,堅持問題導向,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引領,以“全域規劃、連片整治”為思路,圍繞土地做文章,依托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統籌實施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理、鄉村生態保護修復和歷史文化保護四類整治項目,逐步建成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成為新時代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助推鄉村振興的丘區實踐樣本。
通過“小田并大田”“土地+”等模式,牛佛鎮高標準農田建起來了,灌排設施完善了,地力培肥工程見效了,實現了農田的集中連片整治,顯著提升了土地流轉收入。據悉,土地綜合整治后,當地村集體畝均土地流轉收入由每年300元至400元增加至每年600元至800元,總體收入達到每年102萬元。
“土地整治不僅讓‘巴掌田’變成‘整片田’、‘撂荒地’變成‘高產田’,還讓村民從‘單打獨斗’轉向‘抱團發展’。”牛佛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通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充分激活了鄉村發展內生動力和潛能。
生態筑基 織就綠水青山“新錦卷”
農發行自貢市分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全力支持牛佛鎮生態環境“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修復,信貸資金均被人行自貢市分行認定為“綠色貸款”。項目實施過程中,系統推進產業園區、生活社區、生態景區“三區”共建,將村莊人居環境整治與美麗鄉村建設緊密結合。
依托生態優勢,牛佛鎮打造“古鎮風情+田園風光”農旅融合示范區,推出“稻香豐收節”“龍骨山桃花節”等特色IP,形成“春賞花、夏戲水、秋收稻、冬聽戲”的旅游發展新格局,年接待游客量達30萬人次以上,旅游綜合收入逐年增長。
“環境美了,游客多了,我家這種小餐館旺季時都一桌難求,門庭若市!”牛佛鎮社區村民李阿姨感慨道。
如今,像李阿姨一樣吃上“生態飯”的農戶已不在少數,生態環境的改善進一步拓寬了當地農民增收渠道。
產業賦能 激活三產融合“新引擎”
土地整治不僅優化了空間布局,更推動了產業蝶變。當下,牛佛鎮推行“稻魚、稻蝦、稻蛙”輪作共生產業發展模式,由公司平臺和經濟聯合社共同開發,建成水稻核心區、稻漁示范區、機耕示范區、農耕研學區、稻蛙孵化區以及稻蝦孵化區。入駐企業與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運營了育秧中心、農機中心、智慧化烘干中心、初加工中心等,增加村集體收入10萬元/年以上,增加村民就業收入近400萬元/年,實現土地效益產值最大化,帶動鄉村產業蓬勃發展,打造新時代丘區“魚米之鄉”。
與此同時,依托項目成效,深挖“紅色文化”“鹽運文化”底蘊,修復賀樂堂等10余處省級文物,打造“紅色研學+農耕體驗”精品線路,年培訓研學團隊絡繹不絕,“三產”深度融合欣欣向榮。
據農發行自貢市分行相關信貸人員介紹,目前大安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項目(二期)也正在積極申貸過程中,屆時將整理農用地約6100畝,城鄉增減掛鉤建設約900畝、廢棄工礦用地整理約183畝,低效園林地整治約265畝,建設完善現代農業示范園區配套設施。在該分行的大力支持下,牛佛鎮的土地整治紅利將進一步釋放,產業發展勢能將進一步增強。
民生提質 打造村美民富“新樣板”
土地綜合整治成效最終還得落腳于民生福祉。該項目將村莊整治與綠色生態家園建設緊密結合,通過風貌提升、道路黑化、環境整治等,對80余戶農戶房前屋后實施整理,拓寬、黑化村道20余公里,修建村級污水處理站,配建污水管網,形成房前有院落、院中有美景的川南特色民居風貌。
“現在村里環境好、產業旺,年輕人也愿意回來了!”村民陳大爺笑著說。
該項目拓寬了村民致富增收渠道,帶動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吸引眾多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就業,宜居、宜業、宜游的“大美”畫卷逐漸呈現,村美民富的鄉村振興“新樣板”逐步形成。
在農發行自貢市分行的金融賦能下,牛佛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正煥發勃勃生機。從“碎片田”到“萬畝綠”,從“靠天吃飯”到“科技種田”,從“單一農耕”到“多元融合”,這場金融與土地的“雙向奔赴”,不僅繪就了春耕時節的錦繡畫卷,更奏響了千年古鎮的振興強音。
(編輯 汪世軍)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