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衍水
滿城花開,遍地金黃。近日,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的近五萬畝油菜花陸續盛放,迎來最佳觀賞期,吸引大量游客前來踏春打卡。在石陂鎮申明村的油菜花田,深淺不一的油菜花隨風搖曳,清香四溢,沁人心脾。
“太美了,以前從來沒有在這么高的地方賞過花,這次真的不虛此行。”游客李女士乘坐熱氣球觀賞油菜花田后興奮地說。
今年油菜花賞花季,當地特別推出了熱氣球賞花項目,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觀賞視角。游客可以乘坐熱氣球緩緩升空,俯瞰一望無際的花海,金黃色的油菜花田與遠處的青山、村莊交相輝映,宛如一幅動人的山水畫。
浦城縣素有“福建糧倉”的美譽。近年來,當地不斷推動糧食產業轉型升級,依托高標準農田建設,通過“稻油輪作”的耕種方式,引導農戶利用冬閑田種植油菜,“以花養田”“以花興旅”,持續提高土地綜合利用率,同時積極探索農旅融合發展新模式,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生態觀光農業轉變。
說起油菜種植情況,福建山農米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農米業”)的負責人陳兆武對《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說:“去年秋天再生稻收割之后,我們立馬播種下了2000多畝油菜。通過‘稻—再—油’輪種,我們農田的流轉租金從每畝300元漲到每畝600元。我們還利用油菜花發展起了鄉村旅游,既延長了產業鏈條,也帶動了鄉親們增收。”
所謂“稻—再—油”模式,是指“一季水稻+再生稻+油菜”的高產模式,這種模式可以實現土地的“種二收三”和“四季無休”,提高稻田生產效率。
除種植油菜外,當地還利用“賞花經濟”推動鄉村旅游發展。今年油菜花賞花季前夕,山農米業為油菜花田觀光帶新增配套了觀景平臺、網紅打卡點等設施,并不斷完善餐飲服務,進一步帶動了當地特色農產品的銷售,助力鄉村“顏值”變“產值”。
“這批油菜栽種之后,我們正準備購買養護設備,公司卻遇到了資金難題。多虧了農行的支持,今年油菜花長勢才能這么好。”陳兆武感激地說。去年冬天,農行南平分行“三農”服務團隊在走村入戶的過程中,了解到了陳兆武的困難后,第一時間為他發放了50萬元的“鄉村振興人才貸”,幫助他解決了資金難題。貸款到賬后,陳兆武購置了自動噴淋、自動施肥等系統,還為油菜花田增設了各類觀光設施,帶動當地鄉村旅游越來越火。
在蒲城縣石陂鎮另一邊的黃墩村,晨陽生態家庭農場的油菜花也已盛開,雞鴨鵝群在田里自在嬉戲,特色民宿內飄散著柴火飯香,農場主歐陽小芹正在占地百余畝的生態樂園里忙活著。
她向記者介紹說,農場正在打造集種植、養殖、餐飲、民宿于一體的復合型農旅基地,由于前期投入大,缺乏流動資金,農行的20萬元綜合經營“惠農e貸”助力農場完善基礎設施,將“田園歸家夢”照進現實。
近年來,農行福建南平分行聚焦特色產業發展,依托“惠農e貸”產品體系,將金融資源精準配置到產、供、銷、旅等產業鏈各環節,幫助鄉村振興帶頭人等群體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為農業現代化、專業化、集約化及鄉村旅游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截至3月23日,該分行農戶貸款余額為62.7億元,比年初增加7.2億元,服務農戶數量達5萬戶。
(通訊員占曉璇、宋驍寒對本文亦有貢獻)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