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潔
近年來,越來越多“云字號”特產走出大山、走到全國、走向世界。而在這背后,離不開農業銀行云南分行的支持,在金融活水的澆灌下,高原特色產業活力迸發,云上奏響豐饒曲。
為花卉產業注入新活力
蓬勃發展的花卉產業,是云南高原特色農業快速發展的縮影。
在昆明市晉寧區寶峰街道清水河村,有一座月季育種“產研小院”,由月季遺傳育種專家、云南艾薔薇園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淑斌打造。
花卉種苗是以晉寧為代表的中國花卉產業的“痛點”。育種是個漫長的過程,也是個燒錢的活兒。李淑斌說:“農行給我提供了300萬元生產經營貸款,用于月季種苗研發。這緩解了我的資金壓力,讓我更有信心去培育好我們自己的月季‘芯片’。”
張良是昆明市晉寧區昆陽鎮一家花卉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從事花卉種植銷售已有20年,一路見證了云南鮮花產業升級。從“全面開花”到優選種植品種,從傳統地栽到現代設施大棚。如今,他的鮮花除供給國內400多家客戶外,還遠銷海外。
隨著國內鮮花消費市場不斷發展,消費者對鮮花需求的數量和質量都在提升。2019年,張良的合作社因改造基礎設施急需資金,就此與農行結緣,隨著合作社種植基地規模不斷擴大,農行對張良的信貸支持力度也逐漸增加。
“有了貸款支持產業才能持續升級。”張良說,如今合作社已形成從種植、初加工、精深加工到銷售的產業鏈,帶動163戶社員種植2000余畝鮮花,戶均年收入10余萬元,還帶動了周邊千余人就業。
近年來,農行云南分行通過扶持花卉經營主體,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緊密融合,助力提升“云花”品牌的競爭力和影響力,不斷為云南花卉產業注入新活力。截至2月末,農行云南分行支持花卉產業鏈客戶4175戶,貸款余額12.9億元。
助力云南“咖味”飄香
這個春天,咖啡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如今,云南已成為我國最大的咖啡種植地、貿易集散地和出口地,形成普洱、保山、大理等7個咖啡主產區,咖啡成為云南的另一張“金名片”。
“以前村民把咖啡當農作物種植,現在咖啡豆成了群眾增收致富的‘金豆’。”在云南普洱市孟連縣富巖鎮信崗村,趙梅經營的孟連縣富巖信崗茶咖莊園以專業合作社的形式流轉土地2000畝種植咖啡,從事咖啡種植的農戶覆蓋全村1100多戶。
盡管從小看著父母種咖啡,但佤族姑娘趙梅直到27歲才第一次品嘗咖啡。乘著家鄉大力發展精品咖啡的東風,趙梅開辦了自己的咖啡加工廠,但購買設備急需的周轉資金卻讓她犯了難。此時,農行客戶經理主動上門,通過綠色助農通道為其發放100萬元“咖農貸”。
普洱工業園區內,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普洱愛伲莊園咖啡有限公司的自動化生產線正全速運轉,濃郁的芳香彌漫車間。2022年,愛伲莊園計劃拓展咖啡冷萃、凍干的精深加工賽道,卻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農行云南普洱分行在得知客戶需求后,主動對接,先后為其發放“咖企貸”超1000萬元,幫助企業實現生產加工量的大幅提升。
截至2月末,農行云南分行支持咖啡產業鏈客戶1.3萬戶,貸款余額30億元。
近年來,農行云南分行圍繞“1+10+3”高原特色農業產業,深入推進“一產業一頭部”“一產業一方案”,做實產業鏈信貸支持,因地制宜推出特色貸款產品,“1+10+3”特色產業貸款余額717億元,有力促進鄉村特色產業延鏈增效、聯農帶農,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