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網-四川訊(記者 余連斌 通訊員 王秋蘊)“千萬工程”擘畫生態宜居藍圖,用金融“活水”澆灌鄉村振興沃土。農發行四川省邛崍市支行以“研學+實踐”為紐帶,將金融服務觸角延伸至邛崍市夾關鎮萬畝茶園深處,積極探索從“茶園課堂”到“金融實踐”的鄉村振興答卷。近日,該支行組織員工深入夾關鎮,開展“鄉村振興研學之茶文化交流活動”,實地到茶田采茶制茶,以調研、知識共享、產業對接等系列實踐,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貸款精準落地,以“融智+融資”雙輪驅動,探索金融賦能茶旅融合、生態富民的新模式。
以“千萬工程”為錨,繪就生態宜居底色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鄉村振興的‘先手棋’。”農發行邛崍市支行主要負責人在活動中強調。近年來,該支行緊扣“千萬工程”生態宜居目標,累計獲批4.26億元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項目貸款,用于邛崍市“平樂—臨濟—夾關”美麗鄉村示范帶建設,其中茶文化體驗中心提升改造項目已初見雛形,通過“茶園+文旅”規劃,將制茶技藝傳承、茶田觀光與民宿經濟結合,支持產業生態鏈。
從“采茶制茶”到“需求解碼”的深度融通
沉浸式感知“三農”脈動。在夾關鎮千畝生態茶園,農發行邛崍市支行員工換上采茶服,與茶農共同完成采青、攤晾、殺青、揉捻等制茶全流程。“只有親身感受‘一芽一葉’的珍貴,才能更懂鄉村振興的意義。”青年員工在勞動日志中寫道。活動期間,該支行員工累計參與采茶勞動16人次,走訪茶農家庭十余戶,收集融資需求、茶旅融合項目就業帶動與增收和生態環境改善等實際問題。圍繞茶產業“小而散、融資難”現狀,該行與夾關鎮茶葉加工企業代表召開座談會,提出針對性解決方案建議。
金融“春雨”潤澤茶鄉沃土
讓金融知識“聽得懂、用得上”。在茶舍里,該支行開設“茶園金融普惠知識課堂”,銀政企聯動開展“茶旅融合發展研討會”,構建“茶產業服務生態圈”,通過問答互動等形式,向茶農、茶企、當地政府相關部門普及非法集資、洗錢防范等知識,向茶企細致介紹農發行從種植到加工銷售的全供應鏈融資產品。對接活動累計發放宣傳手冊60余份。
“以前總覺得貸款門檻高,今天才知道還有專門針對茶產業的金融產品!”茶農張大姐感慨道。
(編輯 郝飛)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