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遍布城鄉、涵蓋千行百業的小微企業,是經濟運行的“毛細血管”、社會就業的“蓄水池”。
自2024年10月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建立以來,各地金融監管部門、金融機構積極響應、主動作為,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合力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取得了顯著成效。在本期內容中,我們將從政策落實、機制創新、產品優化等維度進行剖析,全面、細致地展現金融業在支持小微企業方面的努力探索,為接下來進一步推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提質增效提供借鑒。
■本報記者 郝飛
自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建立以來,各地金融監管部門、銀行機構等,通過一系列務實的舉措著力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取得了顯著成效。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的建立,為小微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未來,隨著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的進一步深化與完善,小微企業融資環境有望持續優化,將為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發揮監管引導作用
2024年10月15日,金融監管總局與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召開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動員部署視頻會議。會議強調,為引導信貸資金快速直達基層小微企業,金融監管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建立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地方相應建立工作機制,從供需兩端發力,統籌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和銀行放貸難的問題。
在機制落地見效過程中,金融監管部門發揮了引導、支持、督促等作用。
在廣東,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廣東監管局聯合廣東省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組建工作小組,分赴全省21個地市專班開展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督導調度,實地走訪調研鎮街、園區、小微企業和基層銀行網點,廣泛宣講政策,聽取意見建議。
在廣西,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廣西監管局組織小微企業以及社區、街道等基層組織召開座談會,面對面了解企業在融資過程中的困難、對協調機制的實際需求、城區與縣域基層組織的人員力量分布、轄內小微企業情況、對開展走訪工作的建議等,完善走訪工作思路。
在金融監管部門的推動下,支持小微企業融資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2024年11月底,各地依托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累計走訪1207.2萬戶小微經營主體,其中194.2萬戶納入“申報清單”,130.3萬戶納入“推薦清單”。銀行對“推薦清單”經營主體新增授信2.2萬億元,新發放貸款1.2萬億元。此外,銀行對“推薦清單”經營主體的新發放貸款平均利率為3.92%,低于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范若瀅對記者表示,接下來,金融監管部門可以采取多元化措施進一步促進小微企業融資環境持續改善。比如,可以引導銀行持續完善盡職免責相關制度,切實為基層信貸人員松綁減負;通過再貸款、再貼現等工具降低銀行資金成本,引導商業銀行有更大動力和更大空間去加大實體經濟支持力度。
銀行業高效落實
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的核心是在區縣層面建立工作專班,搭建起銀企精準對接的橋梁。通過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深入園區、社區、鄉村,全面摸排融資需求,形成“兩張清單”(即“申報清單”“推薦清單”),將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推薦給銀行機構,實現信貸資金直達基層、快速便捷、利率適宜。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的建立,有效緩解了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山東省泰安市某奶牛養殖公司是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建立后,享受到融資支持的企業之一。此前,由于缺少銀行認可的抵押物,該公司在傳統融資模式下貸款融資困難。近期,該公司打算擴大養殖規模,在牛舍擴建和顆粒粉碎機等設備更新方面急需資金,希望融資以解決該問題。
為了準確掌握客戶的經營狀況和資金需求,泰安銀行工作人員多次與當地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相關成員單位前往養殖基地進行實地考察,詳細了解養殖周期及上下游產業鏈情況,最終在多方協調和促進下,泰安銀行發放300萬元貸款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
“這筆資金及時到位,我們順利擴建了牛舍,購置了先進設備,改善了養殖環境,提升了奶牛的存活率和生長速度。”資金到賬后,該公司負責人感慨道。
為切實引導信貸資金快速直達基層小微企業,在浙江,浙商銀行第一時間建立總、分、支行三級專班機制,制定詳盡的工作方案和操作手冊,全行動員、全面部署、全力落實。在“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中,該行發揮“金融顧問”專業優勢,為小微企業“問診把脈”,提供綜合金融服務解決方案,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截至2024年末,浙商銀行已向推薦清單內經營主體累計發放貸款超380億元,實現信貸資金對小微企業的精準滴灌。
與此同時,多家銀行也紛紛建立審批綠色通道,優化信貸流程,提升服務效率。例如,農業銀行對“推薦清單”內的小微企業優先使用線上信貸產品對接,并建立綠色審批通道;光大銀行開發并優化專項服務平臺,支持名單分發、審批時效監測等功能。
范若瀅表示,銀行可以從如下幾方面促進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落地:一是加強與政府部門、企業間的溝通,最大程度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獲知小微企業真實融資需求與困難。二是進一步優化信貸流程,提高授信管理效率,尤其通過科技賦能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三是持續豐富普惠金融產品與服務,針對小微企業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推出更有針對性的、綜合化金融產品。
(編輯 張博)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