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美麗
作為我國唯一的農業政策性銀行,2024年,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以下簡稱“農發行”)聚焦綠色金融持續發力,一方面不斷加強頂層設計,完善綠色金融體系,另一方面聚焦主責主業,深耕“三農”沃土,擦亮“綠色銀行”品牌形象,助力“三農”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近日從農發行獲悉,2024年,農發行累計投放綠色貸款7106億元;截至2024年末,全行綠色貸款余額26784億元,占全部貸款27.8%;綠色貸款余額占全國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超過7%,有效彌補了“三農”綠色發展資金缺口。
加強頂層設計
完善綠色金融體系
建立健全綠色金融體系是農發行打造“綠色銀行”特色品牌的重要環節。
據農發行相關負責人介紹,一年來,農發行將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戰略規劃、公司治理、基礎管理以及自身運營等各方面,持續完善多層次、立體化的綠色金融治理、管理體系,引導全行強化綠色發展理念,提升環境、社會和治理能力。
在綠色金融治理體系方面,農發行發布《中國農業發展銀行2024—2025年綠色金融行動方案》,進一步明確綠色金融目標任務、重點領域、治理管理、自身建設等,全方位提升“綠色銀行”建設水平,同時建立綠色金融專項人才庫,全方位加強綠色金融人才培養、儲備,提升綠色服務主動性、積極性。
在綠色金融管理體系方面,農發行也積極提供機制保障。比如,農發行給予綠色金融差異化支持政策,引導信貸資金向支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成效顯著的綠色項目傾斜;持續優化綠色信貸管理,細化信貸全流程各環節管理要求,將氣候風險納入內部資本充足評估程序,開展信貸資產環境和氣候風險壓力測試研究;持續深化合規管理,開展綠色信貸專項審計,夯實管理基礎。
聚焦重點領域
多舉措優化綠色金融供給
除加強頂層設計外,農發行還聚焦國家儲備林建設等重要生態系統保護修復、長江黃河等重要江河湖庫污染防治等五大重點領域,通過優化綠色金融供給、創新信貸模式、加大籌資力度,支持了一大批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效果顯著且社會效益突出的綠色項目。
在四川,位于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的馬湖是全國第三大高山天然深水湖泊。湖區青山環抱、港灣深幽,湖水清澈湛藍,濕地森林植被豐富,是四川著名的避暑勝地。
然而,隨著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及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人類活動造成的環境污染對這一湖碧水產生了很大的破壞作用,導致各種水污染問題頻發。為守護小涼山深處這一顆璀璨的“綠寶石”,馬湖濕地生態環境修復項目應運而生。
“獲悉這一情況后,我們第一時間對接政府和有關企業,推動融資與融智相結合,提供了從項目申報到貸款投放的全流程、一站式金融服務,并在2個月內完成雷波縣馬湖濕地生態環境修復項目貸款的審批和投放,貸款金額達3.38億元。”農發行涼山州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當地各級農發行共貸款5億元支持雷波縣馬湖濕地生態修復,通過生態搬遷、復綠增林、土地復墾、莼菜種植等,打造集生態、景觀、旅游等功能于一體的生態廊道,助力實現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雙提升。
雷波縣馬湖濕地生態修復項目只是農發行助力綠色金融發展的一個典型。
在加快綠色金融創新方面,農發行積極穩妥探索碳排放權、碳匯權益、排污權等可量化交易的綠色權益擔保方式,以及“生態修復+生態農業”、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等新模式,探索破解現金流管理難題,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信貸模式,落地了一批優質的綠色低碳項目,持續提升綠色金融服務水平。
在加大籌資力度方面,農發行豐富綠色債券發行品種,創新同期限要素的綠色債券和普通債券“孿生債券”發行模式,引導低成本社會資金助力綠色產業發展。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全行累計發行綠色債券人民幣1240億元、歐元5億元;全年累計申領碳減排支持工具資金49億元,主要用于支持風電、光伏及生物質能發電等清潔能源領域。
上述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農發行將引導資金精準滴灌“三農”綠色發展領域,提升全行環境、社會和治理能力水平,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