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耿文
近日,多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金融氣象協同聯動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旨在激發氣象和金融數據要素潛能和乘數效應,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金融強國建設和氣象高質量發展。
金融氣象協同聯動,是通過推進金融與氣象數據、產品、技術及人才資源雙向聚合,建立完善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氣象與金融協作機制。此舉可增強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氣象服務保障能力,為金融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通過氣象數據與金融產品結合,金融機構能更準確評估極端天氣事件對業務的影響,從而降低金融風險,提高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水平。同時,金融機構和氣象部門在氣象災害風險減量、投融資產品開發等方面協同發展,有助于推動綠色金融創新,助力我國綠色經濟發展。另外,通過氣象與金融資源整合,可為實體經濟提供更精準高效的金融服務,從而推動經濟社會穩健發展。
近年來,我國金融氣象協同聯動取得一定進展,特別是在保險領域發展迅猛。如,中國氣象局與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農業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等保險機構加強戰略合作,推動構建“保險+氣象”防災減災救災新模式。
盡管取得一定成績,但也要看到,在金融氣象協同聯動領域,尤其是在氣象部門與銀行機構協同發展上,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在數據共享和融合方面,氣象數據和金融數據間的共享和融合還不夠充分。加強這兩類數據整合應用,可以更準確評估和管理風險。在產品和服務創新方面,可以開發更多針對特定行業和需求的金融氣象產品或服務。在氣象預報、金融模型和風險評估等方面,可以進一步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先進技術,提高預測準確性和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提高公眾對金融氣象協同聯動重要性的認識,并增強公眾對極端天氣事件影響和經濟風險管理的認知也至關重要。金融機構可以充分利用氣象信息,提高氣象災害的風險識別、評估和防范能力。
此外,政府和監管機構應出臺更多支持性政策和法規,鼓勵金融機構和氣象部門合作。相關部門還應盡快建立和完善針對極端氣象事件的金融應急響應機制,以減少這些事件對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影響。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