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郝飛
近日,江蘇常熟農商銀行聯動常熟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探索創新“不動產+金融”服務,成功辦理常熟市首筆“無還本續抵”不動產抵押登記,業務全流程網上辦理,實現“無感、無時差”。
據記者了解,以往抵押貸款到期想要繼續貸款的,需先還清原有貸款或尋找保證人進行臨時擔保后才能重新辦理抵押,不僅流程繁瑣耗時長,還增加了融資成本。現在常熟農商銀行通過“無還本續抵”,實現了抵押權注銷登記和設立登記的并聯辦理,快速解決資金周轉難題,為借款人的正常生產經營提供了極大便利。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靜山對《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表示,銀行不斷在相關環節創新抵押方式,對提升經營水平、擴大服務范圍具有如下促進作用:一是提升競爭力,在金融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創新抵押方式能夠使銀行在信貸產品和服務上脫穎而出,從而吸引更多客戶選擇該行的信貸產品,提升市場份額和競爭力。二是增強品牌影響力,積極推動抵押方式的創新,可以展示銀行的創新能力和服務意識,有助于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強客戶的信任度和忠誠度。三是擴大客戶群體,從而擴大業務范圍,增加客戶數量。
據悉,在常熟農商銀行“無還本續抵”全流程網辦模式下,借款人既無需還清原有貸款,也無需前往不動產登記機構或銀行網點,只需通過“常熟銀行+”小程序或常熟農商銀行企業網銀進行操作;不動產登記中心線上接收材料后同步辦理,由原來的“跑兩次”變為“線上跑”,辦理時間由原來的3至5天,縮短為2小時內辦結。
近年來,除“無還本續抵”外,各銀行還通過多種方式創新抵押方式。比如:安徽利辛農商銀行創新推出了“活體抵押貸”。該行采用先進的金融科技手段,提升活體生物資產融資的信貸風控管理水平,從根本上解決了養殖主體融資難、生物質押資產監管難、貸后勘察成本高、風險管控難等痛點。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認為,銀行應從如下幾方面進一步創新抵押方式:一是引入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手段,提高抵押業務的效率和服務質量。例如:可以利用人工智能進行風險評估,利用大數據進行客戶畫像,利用區塊鏈實現抵押登記的透明化和安全性。二是加強與不動產登記中心、保險公司等外部機構的合作,實現資源的共享和優勢的互補。三是通過引入智能化系統、自助服務設施等方式,實現業務的快速辦理和自助辦理。
靜山認為,在創新抵押方式方面,銀行還應優化貸款審批流程,利用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對借款人的信用狀況進行快速評估,提高審批效率;通過大數據分析,實現風險預警和防控。
(編輯 田冬 才山丹)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