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郝飛
近期,多家銀行招聘催收領域人才。記者梳理相關招聘公告發現,相關銀行均要求應聘者擁有復合專業背景的優先,且對應聘者提出了較高要求。
今年5月,為進一步規范互聯網金融貸后催收業務,保護債權人、債務人及相關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消費金融業務健康有序發展,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同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通信企業協會、中國互聯網協會組織相關從業機構共同研制《互聯網金融個人網絡消費信貸貸后催收風控指引》國家標準。目前,該標準已通過全國金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審查。
當前,催收業務亟需規范,考慮到標準發布還需一段時間,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以國家標準的主要內容研制了《互聯網金融貸后催收業務指引》(以下簡稱《指引》)?!吨敢愤m用范圍包括: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小額貸款公司、汽車金融公司等從事放貸業務的機構自行開展或委托第三方催收機構開展個人網絡消費信貸貸后催收業務?!吨敢访鞔_,金融機構應切實履行貸后催收業務主體責任,不斷加強本機構催收能力建設,審慎實施外包。
催收方式呈現多樣化
催收是銀行等金融機構處置不良資產的方式之一。據了解,目前,銀行不良貸款催收工作主要由發放貸款的信貸人員、專職催收人員負責,或外包給催收公司。
“我行一直遵循誰發放貸款誰負責,信貸人員對發放的貸款實施終身負責制。對于不良貸款未完成清收工作的人員限制調離。”吉林省某農商銀行負責人對《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表示。
該負責人提到的不良貸款清收方式并非個例,很多地方農信機構采用不良貸款終身負責制。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文化創意研究所秘書長林先平認為,由于農信機構信貸人員長期下沉一線,對于逾期客戶的情況了解得比較清楚,催收效果可能更好。同時,信貸人員與客戶之間的信任度較高,能夠更好地與客戶溝通交流。
除不良貸款終身負責制外,由專職催收人員負責清收不良貸款也是較為常見的方式。多數銀行專職催收人員負責對貸后賬戶進行管理,對違約客戶及時電話告知;了解客戶情況,登記客戶信息和還款信息;建立管理臺賬并及時跟進更新信息;協助進行過程管理和賬戶數據的分析與總結,并總結提供風險策略優化建議;協助建立相關規章制度和流程規范。
林先平認為,招聘催收領域人才負責全行的催收工作有如下優勢:一是可以集中全行資源開展催收工作,提高整體催收效率。二是可以深入研究貸后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提供專業意見和建議。
雖然《指引》明確審慎實施外包,但目前,將不良貸款外包給催收公司仍是較為常用的催收方式之一。
“我行定期以招標形式將部分需要外包清收的不良貸款委托給催收公司。”一位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資深從業者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我行仍由負責發放貸款的信貸人員負責清收。只有超過一定年限的不良貸款且符合相關標準,才會委托給催收公司。”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靜山認為,雖然催收外包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內外勾結”,但現階段催收外包存在如下弊端:一是可能會引入外部風險,導致侵犯客戶隱私或權益,損害金融機構聲譽。二是管理難度較大,金融機構難以全面掌控外包機構催收行為,容易發生違規行為。三是增加銀行運營成本,因為需要支付外包費用,并承擔可能產生的法律糾紛等費用。
加強第三方催收機構管理
今年以來,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布多個與金融機構催收有關的行政處罰信息。比如:今年4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發布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因興業銀行信用卡中心對外包催收機構管理不嚴,對其進行責令整改并處罰款40萬元。
記者梳理這些行政處罰信息發現,多數與金融機構外包催收機構管理不嚴有關。
對此,《指引》要求,金融機構和第三方催收機構應加強催收組織管理,明確具體負責催收業務的管理部門,指定一名高級管理人員負責管理相關工作?!吨敢诽岢?,金融機構應對通過評估的第三方催收機構進行監督和檢查,及時識別、發現和處置各類異常情況和風險。第三方催收機構不再符合選用標準的,應及時從名單中剔除。
林先平認為,銀行需在合規前提下,從如下幾方面提升催收效率:一是與催收機構建立有效的溝通和反饋機制,及時掌握客戶情況。二是指導催收機構采用合適的催收方式和手段,避免因催收手段不當引發客戶反感和抵觸情緒。三是加強對催收機構的篩選和管理,確保選擇的催收機構具備足夠資質和經驗。四是根據實際情況組建專門的催收管理部門或團隊,增強自身催收能力。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