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怡明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人民銀行”)發布《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指出,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強化逆周期調節,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精準有效,為經濟回升向好營造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下階段,保持貨幣政策穩健性,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強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切實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報告》延續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和全國“兩會”等主要精神,根據新形勢、新情況,并結合中長期金融供需格局作出一些新表態和部署,成為下一階段引導金融支持實體和影響市場走勢的風向標。
保持普惠金融較強支持力度
《報告》指出,2024年第一季度,人民銀行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精準有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總量合理增長、均衡投放,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推動金融資源更多流向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助力經濟發展實現良好開局。
其中,今年一季度,人民銀行在發揮貨幣政策結構優化作用方面,保持普惠金融較強支持力度。《報告》提到,人民銀行積極運用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引導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擴大對涉農、小微和民營企業信貸投放。扶貧再貸款按照現行規定進行展期,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支持鄉村振興。繼續引導10個省份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運用好再貸款等工具,促進區域協調發展。3月末,全國支農再貸款余額為6650億元、支小再貸款余額為1.7萬億元、扶貧再貸款余額為1172億元、再貼現余額為5991億元。
《報告》顯示,3月末,民營經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0.7%,占各項貸款比重同比提升0.4個百分點;普惠小微貸款余額、授信戶數同比分別增長20.3%、7.5%,3月新發放的普惠小微貸款加權平均利率4.36%。
在金融支持鄉村全面振興方面,《報告》提到,人民銀行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加大對糧食安全、設施農業、鄉村產業等重點領域的金融資源投入。指導金融機構優化資源配置,強化涉農信用信息整合,拓展數字化管理工具運用,豐富金融產品供給,更好滿足鄉村振興領域多元化融資需求。鼓勵商業銀行發行“三農”專項金融債券,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鄉村振興票據,拓寬涉農領域直接融資渠道。3月末,涉農貸款余額60.2萬億元,同比增長13.5%。
用好貸款支持工具
《報告》指出,下階段,保持貨幣政策的穩健性,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強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切實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這意味著在當前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物價水平偏低的形勢下,貨幣政策將靈活運用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等政策工具,引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三季度MLF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均有可能下調,將引導兩個期限品種的LPR報價跟進調整,進而帶動企業和居民貸款利率持續下行。同時,LPR報價下調帶動貸款利率下行,也將為今年地方債務風險化解提供更為有利的條件。
在充分發揮貨幣信貸政策導向作用方面,《報告》指出,堅持“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保持再貸款再貼現政策穩定性,用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實施好存續的各類專項再貸款工具,推動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落地生效。持續做好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金融服務,推動暢通民營企業信貸、債券、股權融資渠道。開展民營和小微企業信貸政策導向效果評估、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考核評估,增加民營和小微企業、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金融資源投入。
“后續,預計人民銀行將繼續調整優化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以新設、存續和存量的工具額度,疊加專項考核評估,引導支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動我國經濟企穩向好、新舊動能轉變和風險有效化解。”溫彬說。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