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陜西訊(通訊員劉統慧)總行機關新入職員工“下沉”基層實習鍛煉通過先前的探索實踐,逐步形成常態化,農發行陜西省分行承接這項“任務”還屬首次,回饋總行信任的唯一路徑,就是讓這群來陜實習鍛煉的“青年才俊”們呈現“元氣滿滿”的狀態,練就“乘風破浪”的本領。
“見面會”指點前進方向
“今天在這里跟大家見個面,歡迎你們來到陜西省分行實習鍛煉,希望你們在這里能夠學有所獲。”7月26日上午,陜西省分行在機關召開來陜實習鍛煉新員工見面會,省分行班子成員及辦公室、人力資源處、黨群工作處等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參加了會議。陜西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鄒菊方在會上致歡迎辭,并向來陜實習鍛煉的總行機關新入職員工介紹省情行情、寄予新入職員工成長成才希望。希望他們珍惜基層實習鍛煉的機會,摒棄“鍍金”和“混日子”思想,放低姿態、主動學習、深入實踐,以主人翁的身份努力工作,既為自己加分,也為陜西省分行發展助力。其他與會同志也逐一發言,分享成長經歷,暢談人生感悟,寄語總行機關新入職員工樹立遠大理想,成就非凡事業。14名新入職員工也表達了對來陜實習鍛煉的向往和從基層干起的決心,承諾會充分利用兩年的時間,積極投身實踐鍛煉,厚積薄發,蓄力前行。
“看陜西”領略厚重文化
“千年歷史看北京,三千年歷史看陜西…”陜西是中華文明和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也是現代中國革命的圣地,為人類歷史文明做出了獨特的貢獻。見面會上,陜西省分行黨委組織部向來陜實習鍛煉的14名新入職員工贈送了《看陜西-悠久歷史》《看陜西-當今魅力》《梁家河》等書籍,希望他們真正了解陜西歷史舞臺上的人和事,探尋朝代的更替、文明的興衰,感受文化厚重的陜西過往;了解陜西獨特的人文環境、城市魅力和山水情懷,探尋革命的勝利、精神的孕育,感受現代氣息濃郁的陜西今夕,從而使他們愛上陜西,堅定在陜西實習鍛煉的決心。
“回延安”接受紅色洗禮
“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唱出了多少人對圣地延安的深情和向往。延安孕育了偉大的“延安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偉大的延安精神教育和滋養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是凝聚人心、戰勝困難、開拓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用“延安精神”教育黨員,特別是青年一代,是黨的思想建設的一項長期戰略任務。把“回延安”作為總行機關新入職員工來陜實習鍛煉的“第一站”,就是要讓他們在楊家嶺、棗園、王家坪、南泥灣、革命紀念館實地參觀學習,用心領悟“延安精神”的真諦,滋養初心、淬煉靈魂。從“延安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從“延安精神”中汲取黨性的力量,從“延安精神”中汲取理論的力量,從“延安精神”中汲取作風的力量,進而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切真知都是從直接經驗發源的。”對總行機關的干部而言,“逆行”下沉基層這個“大熔爐”實習鍛煉,可以豐富他們做好工作的經驗,提升他們服務群眾的才干,將為他們以后更好地干事創業奠定堅實基礎。尤其對年輕員工而言,基層是更快成長和成才的人生大舞臺,下沉到基層的艱苦崗位上實習鍛煉,可以讓他們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干,也將是他們人生當中最值得回味的一段經歷。在總行黨委的精心安排下,省行黨委周密部署,就是為了讓這些年輕的“逆行者”補齊基層工作經驗不足的短板,提高服務基層工作的能力,成長為“乘風破浪的姐姐”和“元氣滿滿的哥哥”。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