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安徽訊(通訊員李曉剛)年初以來,利辛農商銀行充分發揮農村金融機構“服務三農、服務小微實體”的普惠功能,積極踐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主力軍的作用,錨準全縣“三農”產業中的“創客”群體,堅持精準摸底、精準聚焦、精準扶持,創新并大力推廣“金農創業貸”,靶向投放,有效解決創業群體的“后顧之憂”,為全縣“創客們”插上金融之翼。
投身“三農”產業的獨立創業者并不多,刨除從事種養殖行業的農戶、家庭農場和專業合作社等供給主體,活躍在農村市場的創業群體更多的是像農村經紀人這樣的“中間人”。擔任“二傳手”的農村經紀人對促進“三農”經濟發展,推動農村市場繁榮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實際的創業過程中,農村經紀人通過中介服務,促成農村主體之間良性流動。夏種夏收期間,他們把農村勞動力有效組織起來,與需求市場對接,形成小麥收割和市場之間的橋梁,在人盡其力,財盡其用的情況下,有效解決了機械短缺的狀況,使“三農”產業不誤農時。為了推動農村經紀人這一“三農產業”創業群體的蓬勃發展,利辛農商銀行創新推出了“金農創業貸”,有效解決了“創客們”的資金難題。
作為曾經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疃鎮張寨村村民李鳳旺的成功脫貧,要得益于政策扶持和農商行的貸款支持。順利脫貧后的他,在多方幫助和自身努力下,拿到了農業經紀資格證書,并辦理了營業執照,干上了農村經紀人這一行業。但受限于資金不足,在得知利辛農商銀行推出的“金農創業貸”之后,他第一時間申請并成為“創業貸”受惠群體的第一批創業者。在貸款的支持下,他成功的將經紀產業做到了縣外。從5月29日開始,李鳳旺就和蒙城的老表王廷義聯系,讓他本人帶著收割機來張村鎮幫助夏收。由于張村鎮作業面積大,僅柳西村就有3000余畝小麥待割,并且每畝70元,利潤豐厚。6月1日,這位老表又通過熟人引進4臺“麥客”進駐柳西。5部機械,10位機手,李鳳旺只負責提供食宿,卻提成總額的5%。如今,午收接近尾聲,每位“麥客”獲利近3萬元,李鳳旺的合法收入也“盆滿缽滿”。
2020年,張村鎮的小麥種植面積是10.1萬畝。以往靠手割車拉,整個麥季全鎮人民至少需要25天,如今,通過機械,5天時間全部搞定。省時省力不說,老百姓還可以外出打工掙錢。這些,都是像李鳳旺這樣的農村經紀人的功勞,他們盤活了整個小麥收割市場。而他們產業發展的背后,也都得到了利辛農商銀行貸款的支持。
作為支持“三農產業”、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創新拳頭產品,利辛農商銀行創新推出的“金農創業貸”總額度原則上不超過15萬元,涉及的申貸群體包括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含殘疾人)、高校畢業生(含大學生村官和留學回國學生)、化解過剩產能企業職工和失業人員、返鄉創業農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尤其是以上群體中的返鄉創業農民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更是“創業貸”重點支持對象。貸款流程簡便,客戶申請,銀行初審,在提交給縣人社局審核通過出具推薦函后,即可放貸。貸款享受財政貼息,采用利隨本清或者按季結息到期還本的方式還款。
“金農創業貸”推出以后,為了將好事辦好,利辛農商銀行對貸款實行“日結日清,專人負責,貼息到位、減重創業”的優惠政策,對貸款實行當日申請,當日放款,并指派專人幫助客戶對接縣人社局,做好貼息資金申請到賬工作。在實際推廣過程中,通過開展的“百行進萬企”和“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活動,利辛農商銀行對全縣防疫后期的創業者實行名單制管理,積極向縣人社局推薦農戶、家庭農場、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和農村經紀人等青年創業個體尤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切實幫助創業客戶“無負擔”創業。截至目前,利辛農商銀行累計發放“金農創業貸”金額達4000余萬元,為“三農產業”的“創客們”插上騰飛的金融之翼。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