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6月1日訊(通訊員孫濤)壓在心口的大石頭落了地,5月20日,站在小院里的羊圈旁,聽著羊兒們“咩咩”的叫聲,平羅縣紅崖子鄉紅瑞村村民馬堆良的心中升騰起收獲的喜悅。他怎么也沒想到,自己都64歲了,平羅農村商業銀行不僅沒有斷貸,反而工作人員主動上門為他貸款。如今,5萬元貸款已經纂在手里,馬堆良謀劃著再買些羊回來,趁著行情好多掙些錢。
2012年剛搬到紅瑞村時,馬堆良家是村里出了名的貧困戶,老伴患風濕病沒有勞動能力,兒子從小殘疾,馬堆良自己也患多種慢性疾病,一家三口靠低保和幫扶資金生活。
然而,除了“建檔立卡”貧困戶,馬堆良還有另外兩個身份——退役軍人和老黨員,這造就了馬堆良終究是個不服輸的人。
2016年,平羅農村商業銀行在走訪時了解到馬堆良家的困難后,主動對接馬堆良的脫貧愿望。
“除了當了5年兵,我這一輩子都是農民,就想搞點養殖增加收入。”馬堆良如是說。
當年,馬堆良已經60歲,按照當時銀行的貸款要求,他的年齡已經不能貸款。
“不用著急,我們來為你想辦法。”
為了實現馬堆良的脫貧愿望,平羅農商行立即協調各部門為其降低貸款門檻,打通了“輸血”通道。很快,3萬元的小額扶貧貸款打到了馬堆良的賬戶,他二話不說買回來十幾只羊,敲開了自家產業脫貧的大門。
2018年,馬堆良和村里很多靠產業實現增收的村民一樣,新建了房屋。2019年,他不僅還清了3萬元貸款,圈舍里還有20多只羊。
脫貧靠產業,產業靠金融。近年來,平羅農商行積極響應、參與黨和國家精準扶貧號召,始終堅持一把手掛帥負責制,積極配合政府開展特色優勢扶貧產業項目,沉下身子,扛起擔子,邁開步子,進鄉入企,緊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基本方略,做到“評級授信全覆蓋”“免擔保、免抵押、基準利率放貸全覆蓋”“應貸盡貸全覆蓋”“金融服務全覆蓋”和“精準統計全覆蓋”等金融扶貧目標,為全縣產業扶貧鋪就便捷、綠色“融資高速路”。
今年,該行結合“整村授信”工作,進一步創新金融扶貧模式,鞏固精準扶貧的豐碩成果。
“馬叔,最近羊價高,你咋不再買點回來。”5月20日,平羅農商行紅崖子支行工作人員徐曉龍在推進“整村授信”工作時走進馬堆良家。
“行市好著呢,但是手頭沒多少錢,年齡大了沒法貸款,想買也買不成。”馬堆良說。
“貸款年齡又放寬了,你還可以再貸一年。”聽到馬堆良的意愿后,徐曉龍趕緊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他。
說罷,徐曉龍拿出平板電腦,通過小微移動信貸平臺為馬堆良辦理了5萬元的小額信用貸款。
“明天平羅有集市,我趕緊再去買羊。”聽說貸款當天就能下來,馬堆良說道。
“我們通過‘整村授信’不僅為群眾提供了便利,也增強他們對個人信用的認知度,引導他們用‘誠信’這把金鑰匙打開金融脫貧致富的大門。”平羅農村商業銀行行長尹松說。
今年,平羅農村商業銀行以“黨建共創、普惠金融”為引領,緊抓政府帶動的優勢扶貧產業,重點扶持肉牛、肉羊、奶牛、設施溫棚蔬菜種植等特色扶貧項目,主動配合當地政府扶貧產業落地生根。通過開展“整村授信”工作,逐戶走訪了解貧困戶、專業合作社、扶貧企業的資信狀況和融資需求,因戶施策,簡化流程,提升質效,確保扶貧貸款當日申辦、當日審批、當日到賬。
截至4月底,在該行成功申辦“黃河e貸”的農戶達7698戶,授信金額4.58億元,用信6734戶2.99億元,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線上授信705戶,授信金額3736萬元,用信672戶,用信金額3168萬元。同時,已為寶豐鎮扶貧羊場、陶樂鎮廟廟湖肉牛養殖園區、寧夏華泰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扶貧企業種養殖戶發放扶貧貸款1016萬元。一筆筆金融貸款的發放讓平羅縣脫貧攻堅工作步伐更加堅實,肉牛、羊、菌菇、鵪鶉等特色優勢產業正依靠金融扶貧的力量在各個鄉鎮落地生根,讓脫貧碩果越發豐盈,讓小康生活觸手可及。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