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衍水
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的建設發展,是福建南平市建陽區優化區域經濟布局、打造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帶動建陽區沿線鄉村全面振興,培育文旅融合新業態。
南平市建陽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以下簡稱“建陽農信聯社”)立足本土,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宗旨,持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項目建設。
多措并舉
推動鄉村振興全面落實
“作為退伍軍人,我牢記助力鄉村振興的初心使命,希望家鄉的百姓都能走上致富道路。”建陽區莒口鎮湖橋村書記潘瑞威向《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表示。
為進一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潘瑞威帶領湖橋村成立了“黨支部引領湖橋村集體合作經濟組織”,整合村集體閑置土地資源,發展“訂單農業”模式,擴大外銷,穩產增收。
但由于初始資金不足,項目遲遲無法動工。建陽農信聯社金融助理了解到這一情況后,主動上門對接,制定針對性金融方案,在確保貸款投放質量的同時提高效率,累計授信460余戶,授信金額2500萬元。其中,為該村經濟合作社、家庭農場成員授信185萬元,助其流轉700畝耕地發展種業,每年可給村民提供38.5萬元的收入,為村集體合作社帶來7萬元的收入。
近年來,建陽農信聯社持續開展助力新農主體提升行動,加大對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信貸支持力度,加強對核心村產業升級的推動,助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該聯社已累計為2293戶新農主體發放貸款3.7億元。
以點帶面
支持綠色產業快速發展
“建陽農信聯社金融助理的貼心服務,幫助我的農場成為‘國家桃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示范基地’,同時帶動和幫助60多戶農民種植,形成年產值近千萬元的小產業集群。”建陽區崇雒鄉安然家庭農場負責人安照玲告訴記者,建陽農信聯社為該農場提供總授信220萬元。
建陽農信聯社通過服務具有信貸主體資質的項目方,以點帶面,推動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建設重點項目落地。該聯社圍繞鮮食桃、葡萄、食用菌、白蓮、桔柚、花卉等農業特色產業,以具有區域特色、規模較大、帶動力強的企業為切入點,持續加大品牌支持力度,打造特色農產品產業集群,引領帶動區域農業特色產業的優質高效發展。
同時,圍繞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發展現狀,建陽農信聯社創新推出“茶園貸”“白茶貸”等茶葉貸款產品,幫助白塔山生態茶園、天地和生態茶莊等一批茶企發展。截至目前,建陽區茶業企業已達540余家,茶園面積達8萬畝,年茶葉產量6000噸以上,全產業鏈價值突破7億元。
精耕細作
促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多虧農信社及時給我發放15萬元資金支持,讓我在建盞與藝術的融合上取得進步。”建陽區水吉鎮建盞藝術大師葉先生告訴記者。
由于傳統工藝的局限性,很多建盞作品難以滿足現代審美需求,葉先生開始探索建盞藝術的跨界融合,但資金缺乏導致創新項目研發進程頻頻受阻。
了解到該情況后,建陽農信聯社金融助理第一時間與葉先生對接,為其辦理“盞易貸”產品,助力建盞非遺技藝創新,推動建陽特色文化高質量發展。
針對當前文旅融合熱潮,該聯社加強與政府文旅部門及工商管理部門的溝通力度,進一步了解文旅產業政策,獲取當地旅游住宿、餐飲、文創等相關產業企業和從業人員名單,開展特色產業專項調研,制定“一對一”授信支持、配套設施和金融服務方案,逐戶開展針對性上門服務,助力建陽特色文化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該聯社年內已累計發放支持建盞等文化旅游創意貸款1.49億元。
為推動文旅產業發展,建陽農信聯社還與旅游公司合作推動“福溜卡”等旅游服務卡,加大旅游信用卡優惠活動力度,推出景區集卡兌獎活動等優惠項目,助力建陽旅游產業蓬勃發展。截至目前,該聯社年內已累計發放支持傳統文化旅游貸款738萬元;支持餐飲、住宿、娛樂、客運等旅游業貸款1.73億元。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