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余連斌
初春時節,田疇染新綠,播種正當時。在中國天冬之鄉——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椑木鎮苗兒坡村1500畝的天冬種植基地里,藤蔓綠意盎然。
內江李紅種植專業合作社法人代表、苗兒坡村致富帶頭人李紅,正帶領村民們搶抓晴好天氣,開展田間雜草清除、翻耕土地,忙得熱火朝天,為今年豐產增收打好基礎。
真金白銀
助百億產業積厚成勢
在苗兒坡村一處山坳的土地里,200多畝綠油油的“內江天冬”長勢喜人。“春節后到5月前,正是種植天冬種苗的黃金季節。今年1月份,我向農行貸款100萬元,用于230畝天冬的種養和管護,還計劃擴大生產規模。”李紅向《農村金融時報》記者介紹說。
李紅口中所說的貸款,是指農行內江分行針對“內江天冬”產業發展創新推出的“惠農e貸”訂單貸——“天冬貸”信貸產品。
內江市東興區種植天冬已有1400余年歷史,被譽為“中國天冬之鄉”。“內江天冬”成功注冊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天冬產出量占全國的70%左右。作為道地藥材“內江天冬”的主產區,東興區政府把天冬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一號工程”,2020年規劃5年至10年內發展天冬15萬畝,建設天冬全鏈條體系,明確天冬保健品、食品、藥品、日化品、精深加工萃取五大方向,推動天冬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構建“百億產業”的現代中醫藥大健康產業集群。
“目前天冬蜜餞、天冬粉、天冬酒、天冬護膚品等40余種食藥產品已陸續上市,深受消費者喜愛。”內江市東興區掛職苗兒坡村第一書記嚴萬隆介紹道。
農行內江分行相關負責人接受《農村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我行緊盯地方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規劃,一縣一策、一品一貸,創新推出了‘天冬貸’‘姜農貸’‘鯰魚貸’‘稻蝦貸’等信貸新產品,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合作模式,助力地方特色農業加快形成產業集群,推動鄉村振興強農惠農富農。”
“眼下,我們將通過訂單貸專項建檔模式,支持基地內的50戶優質種植大戶,預計新增授信3000萬元,戶均60萬元,推動天冬產業做大做強。”農行內江分行轄內高新支行行長葛強介紹說。
擴大生產
讓村民腰包鼓起來
在內江東興區,一株天冬帶動百億中醫藥產業蓬勃發展,極大地促進了當地農民致富增收。
在苗兒坡村沒有種植天冬之前,村民楊弟根僅靠種地和養豬為生,一年下來除去各種成本,收入才6000多塊錢。去年,楊弟根開墾荒地200來畝,開挖了5畝左右的池塘養魚,其他的種上了天冬苗,年底給天冬下了冬肥。
據楊弟根介紹,租種的土地每3年流轉一次,流轉費用每畝500元,土地每畝400元。農忙時務工人員50人左右,平均收入每人每天60元。老百姓將土地流轉出來種植天冬后,又到天冬基地務工,還增加了一份不錯的收入。
“苗兒坡村荒山多,撂荒地也多,我們出臺了許多政策,鼓勵農戶開墾荒地、耕種撂荒地、租種土地,擴大天冬生產規模。”嚴萬隆告訴記者,“現在,苗兒坡村越來越多的農民工返鄉創業,把荒山變成了良田,在家門口就業,照顧家人的同時也鼓起了腰包。”
“開春了,我要拿出農行貸款的一部分,用于開墾荒地200畝,把天冬種植面積擴大到430畝。”李紅說,3年以后,保守估計每畝產出10000斤,每斤4元,整個天冬產值將超過1600萬元,除去苗子、薄膜、人工等費用外,凈收入在600萬元左右。
據了解,該村天冬種植戶都與四川天草潤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種植和回收合作協議,公司向合作種植戶提供種苗和技術指導,同時以不低于市場價的收購價回收,種植戶在公司兜底的同時能夠得到政府補助。
天冬收益好、風險小,又不愁銷路,雖然成熟期較長,但穩賺不賠。目前,該村種植天冬的村民一天比一天多,有近20戶種植大戶主動向包括農行在內的金融機構申請貸款,明年苗兒坡村的天冬種植面積預計將擴大到5000多畝。
據嚴萬隆介紹,隨著天冬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苗兒坡村將圍繞打造糧藥主導產業思路,推行“玉米+天冬”“大豆+天冬”“高粱+天冬”等糧藥套種間作模式,提高天冬產業經濟效益,套種作物年產值可達300萬元,收獲期天冬產量可達2.2萬噸,預計產值1.1億元。
不只是椑木鎮苗兒坡村,在白合鎮報恩寺村、郭北鎮青臺村等地,天冬產業已深深扎根于東興區。全區已有超5000戶農戶參與天冬等中藥材種植,建成以天冬為主的生態種植產業園區25個、40余個天冬種植基地,種植天冬達5萬余畝,平均每戶每年可增收超過2萬元。
初春陽光下,山巒上“中國天冬之鄉”幾個紅色大字格外醒目,“農”情旋律已奏響“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春之曲”。
(通訊員王芳、楚淇蒙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 屈珂薇)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