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余連斌 通訊員 黃合建
金融活水,流向田間沃野;信用之光,點亮鄉村振興。富源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以下簡稱“富源縣聯社”)將“整族授信”作為關鍵抓手,深耕普惠金融沃土,破解服務“三農”難題。以務實之力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以堅定之行筑牢民族團結根基,用心書寫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金融篇章,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
以“敢”字為先 吹響整族授信“沖鋒號”
富源縣古敢水族鄉是云南唯一的水族鄉,服務好水族同胞是富源縣聯社踐行普惠金融理念、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使命。富源縣聯社以“敢為人先”的魄力,打破傳統信貸束縛,創新金融模式,開辟精準普惠的金融道路。
強化頂層設計,形成高位推動格局。該聯社黨委將“整族授信”工作列為“一把手”工程,組建以聯社理事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明確分工、精準施策,確保工作推進有力、落實有效。
深入田間調研,摸清服務需求。從村寨到田間、從產業到農戶,該聯社4名骨干力量與古敢鄉黨委政府、村兩委深入交流,全面掌握農戶融資痛點與信用基礎,為科學授信提供數據支撐。
廣泛宣傳動員,凝聚思想共識。該聯社通過“圍爐座談”、微信群、宣傳欄等方式,多層次、多渠道宣傳授信政策,激發群眾參與熱情。
歷時兩個月,富源縣聯社累計組織400余人次,完成對3216戶農戶信用評級,累計授信2.07億元,用信余額1.04億元,農貸面由19.31%提升至35.37%。
以“實”字為要 架起金融惠民“連心橋”
整族授信的意義在“授”,核心在“惠”。富源縣聯社堅持從“實”字出發,圍繞產業特點與農戶需求,用創新驅動服務、用務實推動落實。
創新信貸產品,服務鄉村特色。該聯社結合水族鄉韭菜、西瓜、百香果等特色產業,量身打造“魚米鄉情貸”等專屬信貸產品,為農戶發展注入金融活水。
優化服務流程,提升金融可得性。該聯社推行“一次授信、循環使用、隨用隨貸”模式,讓農戶少跑路、貸款高效率,讓金融服務更便捷、更貼心。
強化風險防控,保障資金安全。該聯社加強貸前調查與貸后管理,健全風險防控機制,維護農村信用環境。
普及金融知識,提升信用意識。該聯社通過多場宣講活動向農戶傳播金融知識,引導珍視信用記錄,讓誠信成為村寨發展的內生動力。
這一系列舉措,既解決了農戶的“融資難”,又打通了鄉村經濟發展的“堵點”。
以“進”字為綱 繪就鄉村振興“同心圓”
整族授信不是終點,而是起點。富源縣聯社堅持久久為功,持續深化整族授信,以“進”字為綱,推動工作更精、更深、更廣。
擴大覆蓋面,實現普惠金融全覆蓋。從整村到整族,從基礎授信到精細化服務,該聯社努力實現符合條件的農戶“應授盡授”。
助力產業升級,聚焦農民增收。該聯社圍繞古敢鄉優勢產業,引導金融資源精準投放,助推產業提質增效,拓寬農民增收路徑。
健全長效機制,鞏固授信成效。該聯社定期評估工作成效,及時總結經驗,不斷完善機制,確保整族授信可持續發展。
該聯社對古敢鄉的整族授信,提升了金融服務水平,助推了信用環境優化,煥發了鄉村振興活力。
信用架起溝通的橋梁,金融激發發展的引擎。今天的古敢鄉,小微企業主的夢想正在實現,特色產業煥發活力,鄉村煥然一新,民族團結愈加深厚。“整族授信”像一扇窗,讓古敢鄉農戶看到更多希望。
富源縣聯社用責任與行動踐行“金融為民”初心使命,在未來道路上將以堅定步伐、創新思路、務實作風,將古敢水族鄉打造成信用環境優良、金融服務優質、經濟發展強勁、民族團結進步的示范鄉,為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的壯麗篇章貢獻更大金融力量。
(編輯 汪世軍 喬川川)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