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衍水
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是著名的“中國白鴨之鄉”。連城白鴨以“白羽、烏嘴、黑腳”為特征,如今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也是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之一。
產業發展離不開金融支撐。傳統方式下,當養殖戶需要貸款時,需由銀行工作人員以現場考察的方式進行評估。這種方式不僅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且考察效果高度依賴于銀行人員對養殖動物的實際鑒別經驗,往往導致無法對客戶進行精準營銷,還伴隨著貸后管理難度過高的問題。
如何破解連城白鴨產業貸款難題?在區域特色產業發展之路上,工行福建龍巖分行因地制宜、強化科技賦能,開發出“基于機器學習技術的白鴨養殖信貸服務”項目。該項目依托圖像設備,采集連城白鴨的生物圖像并構建數據集,既能幫助用戶及時查看白鴨生物計數和白鴨狀態結果、導出分析數據等,也有助于客戶經理授信額度動態監測、調整,降低金融風險。
如今,“基于機器學習技術的白鴨養殖信貸服務”項目,正在申報中國人民銀行福建省分行“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示范工程”。該應用的相關專利“一種授信額度信息確定方法及裝置”(專利發明人謝云熙),已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公開,是工行龍巖分行首個提交國家知識產權局并初審通過公開的項目。
“借助這個平臺,我們能更精確地對連城特色產業白鴨養殖進行數據查詢和分析統計,以便調整授信額度。這是我們貸后管理的好助手,有利于更好地服務養殖企業,挖掘他們的服務需求。”工行龍巖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該應用將探索集成于“e龍巖”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平臺,支持客戶通過移動端便捷登錄并使用。
數字賦能,向“新”而行。近年來,工行福建省分行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科技創新戰略,持續加碼專利挖掘與申請力度,充分發揮員工專利挖掘積極性,高效調動二級分行科技菁英資源,激發全分行創新活力。今年以來,工行福建省分行累計提交發明專利構思13篇,8篇發明專利送國知局,全部初審通過,其中7篇已進入公開階段。
下一步,工行福建省分行將充分發揮數字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用,為數字經濟發展貢獻工行力量。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