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松
“這筆貸款幫我節約了不少成本!”位于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白沙鎮高嶺村的伊川金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牛莎莎激動地對來訪的《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說。
不久前,牛女士在農機采購上面臨數百萬元的資金缺口,很是頭疼,但多家農商銀行聯合舉辦的整村授信宣傳活動讓她感受到了產業升級的希望之光。7月31日,該企業成功獲得“穩糧擔”惠農政策貸款200萬元授信,貸款在財政貼息后年利率僅2.35%,大大節約了新農主體的融資成本。
今年以來,伊川監管支局認真落實洛陽監管分局“三農”金融工作部署,積極推動轄內金融機構與政府開展聯動協作,以整村授信為契機,以“農戶貸款信息系統”為抓手,把握農村金融需求,聚焦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統籌協調,精準施策,不斷提升涉農金融機構服務能力,高質量服務鄉村振興。
截至目前,伊川縣270個行政村已完成整村授信工作,信用村覆蓋率達73.6%,評定信用戶31823戶,信用戶數25171戶。
內外聯動,組織推動有力度
自縣支局掛牌以來,伊川監管支局立足崗位職責、主動作為,多方建立橫向聯動的金融保障機制,因地制宜地推動整村授信工作。根據各鄉鎮特色產業特點,主動與鄉政府及村委會對接,舉辦整村授信推動鄉村振興經驗交流會、信貸產品宣講會等,對整村授信相關政策、意義和目的等內容進行宣講,營造出人人知曉、人人認同、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與伊川縣金融服務中心聯動,加大普惠金融產品精準推廣力度,制作《伊川縣鄉村振興金融產品匯編》;在伊川融媒體平臺對整村授信、鄉村振興工作開展主題報道,推送《普惠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用好用活農戶貸款信息系統》等專題信息,并積極組織金融機構進行轉發,提高活動和產品的知曉度。
聚焦需求,惠民紓困有溫度
整村授信不只是白紙黑字,更有“泥土味”。自整村授信工作開展以來,在伊川的田間地頭、村委農戶,隨處可見的是信貸員忙碌緊張的身影。為了讓群眾少跑路、少費時,快速得到金融支持,伊川監管支局指導轄內涉農金融機構統籌謀劃、壓實主體責任。伊川郵儲銀行副行長李芳芳對記者說:“通過提前和鄉鎮政府及村委對接,制定詳細的宣傳、授信方案,讓參與群眾提前準備好資料、約定好時間,我行員工能夠集中高效地采集農戶的資金需求信息和完成貸款授信,10分鐘即可測試出信用額度,并且現場測試出額度后可以直接支用。”
同時,為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整村授信過程由村委參與、村民評議,更民主、更接地氣。誠實守信的村民能夠獲得更便捷的金融服務,不僅紓解了當前農村群眾融資無門、抵押無物、擔保無人的現實困難,還打通了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做到了讓群眾少跑路、服務下鄉村,極大地方便了群眾的資金需求。
向新而行,金融支持有速度
白沙鎮程子溝村王振生做肉牛養殖生意20多年了,目前大小牛存欄牛30多頭,想擴大規模又苦于手頭資金不足,貸款也因找不到擔保人處處碰壁。在參加該村評選信用戶的活動中,王振生半信半疑地向村委和銀行提交了申請,通過現場采集信息、村委評審和銀行線上審批,不足20分鐘便通過了10萬元的信用戶貸款,隨即進行了支用,解決了燃眉之急。
以整村授信為有力抓手,伊川監管支局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創新信貸產品服務,緊抓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極速貸”“線上信用戶”“裕農快貸”“惠農e貸”等信貸產品均能實現手機端自主操作、隨借隨還、循環使用,大大提高了農戶使用小額信貸的便捷性和可得性。“鄉村振興引領貸”“河洛e貸”“農擔貸”“產業貸”“青銅器貸”等為當地特色產業量身定制的信貸產品助推金融資源向農村重點領域傾斜,為鄉村振興提供了金融新動能,助力持續叫響“伊川小米”“嶺上西薯”等品牌。
(通訊員李凱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 郭之宸 才山丹)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