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鄭長靈
近日,第二十二屆中國·海峽創新項目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海創會”)在福州舉行。作為本屆“海創會”重要配套活動,金融服務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對接會同步舉辦,來自福建政府部門、金融機構、民營企業等領域的代表齊聚金融服務館,聚焦金融強省時代命題,圍繞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開展產融項目集中簽約對接,奏響了金融服務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的“最強音”。
在對接會上,興業銀行行長陳信健代表全省金融機構宣讀《金融服務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行動倡議》,倡議全省金融機構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部署,落實省委金融工作會議要求,傳承弘揚、創新發展“晉江經驗”,深入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不斷提升服務質效,推動民營經濟向“新”而行,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福建篇章貢獻更大金融力量。
“為更好服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助力農業產業發展壯大,福建農信創新推出‘福農綜合服務平臺’。”福建省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普惠金融部負責人林德勇對《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表示,這一平臺是福建農信貫徹農村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政策,聚焦“信用體系+農業主體+農村要素”主線,依托金融科技,打造的集資產信息登記、融資需求對接、政策信息發布、普惠宣傳推廣、農村要素流轉“五位一體”的農業農村數字化管理及金融服務平臺。該平臺作為福建農信線上服務載體,推動資源要素“價值化”、金融服務“普惠化”,助推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促進農民增收、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
“福建省委金融辦、中國人民銀行福建省分行、福建金融監管局、福建證監局已連續8年開展省金融創新項目評選活動,有效促進福建農信‘福農綜合服務平臺’、中信銀行福州分行‘鏈生態’等80多項金融創新成果在福建轉化落地。”海創會金融服務館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金融創新不僅為新時代山海協作新格局打開金融新空間,還為金融強省建設匯聚強大金融“合力”,為推動全省金融業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健全金融市場體系、完善金融服務功能、推進產融結合等工作起到較好示范效應。
對接會上,相關金融機構分別就興業普惠·智慧農批系統項目、“閩商易融”貸款碼、“產供銷信用”一體化服務新農主體助力農業產業發展壯大、“普惠涉農綜合服務”項目、認股選擇權貸護航科創企業高速發展、福州市政府引導基金服務地方產業支持民營企業發展項目、技術創新基金和“財政+金融”服務舉措等創新成果進行推介。
同時,為引導金融活水更好澆灌民營經濟,國開行福建省分行以及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郵儲銀行福建省分行等金融機構,將與青拓集團、中景石化集團、海峽基金等企業代表進行產融項目集體簽約。
為助力民企向“新”向“質”蓄力發展,對接會上,福建金投基金與國內首個專注于硬科技創業投資與孵化的專業平臺——中科創星簽訂硬科技三期基金合作協議,雙方擬發揮各自資源優勢,合作設立硬科技三期基金,擬募集資金30億元,主要投向光電芯片、智能制造、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領域的中小企業,共同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始終與民營經濟、民營企業共同成長、共同發展,持續提升服務民營企業質效。”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普惠金融事業部副總經理邱世斌對記者表示,該分行今年重點聚焦民營企業科技創新、鄉村振興、消費民生等領域,為科創小微、個體工商戶、涉農主體定制金融服務,賦能福建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
海創會金融服務館始終做到靶向發力、集聚創新、高效對接,搭起政銀“連心橋”,譜出融資“同心曲”,開展一系列專項對接服務活動,取得良好成效。據不完全統計,本屆海創會產融簽約項目24個,服務民營經濟發展的簽約總金額(含意向金額)超740億元,金融力量將推動福建民營經濟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再創優勢。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