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鄭長靈
2023年,“西際蜜桔”賣得特別火,對于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莘口鎮西際村的果農余安曾來說,“西際蜜桔”脫銷是意料之中的,年初擴大種植面積讓他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三明農商銀行的‘綠色信用積分’給我增加了10萬元貸款,我馬上追加種植了好幾畝,大獲豐收。”余安曾開心地對《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說。
據介紹,“綠色信用積分”是由三明農商銀行依據農戶的個人銀行信用記錄、耕地類型、綠色消費等71項指標量化測算得出,包括信用積分、固碳積分、文明積分、低碳積分四個維度。
“‘綠色信用積分’是我們2023年開始在三明市三元區試點建設綠色信用評價機制的亮點成果。”人民銀行福建三明市分行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目前在三明農商銀行開展試點,農戶測算出“綠色信用積分”后,可獲發綠色信用證并用于對接三明農信系統“福林貸2.0”系列綠色金融產品,用“綠色”換“金色”,實現林業、農業生態產品經濟價值。
“綠色信用積分”盤活綠色資產
“窮可貸,富可貸,沒有信用不能貸!”余安曾感慨道。
據了解,“信用積分”是農戶參評“綠色信用積分”的準入性指標。人民銀行三明市分行指導三明農商銀行依托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及其內部“信管評級”系統,綜合考量農戶資信情況、償債能力等因素得出信用積分,300分以上才方可參與后續測評。
“固碳積分”是“綠色信用積分”另一維度,該積分可通過測算農戶的綠色資產得出。人民銀行三明市分行與林業部門共享綠色資源數據,并協調福建省農信聯社三明辦事處出臺《三明農信系統“固碳積分”計量方法指導意見》,對轄區有林業、草地、農田、果園、林票、碳票等資產的農戶進行陸地生態系統固碳價值認定,計算出“固碳積分”,量化綠色資產“固碳”價值,鼓勵農戶多種樹、多耕地。
此外,完成“綠色信用積分”測評還需農戶上傳其“e三明”平臺的“文明積分”、支付寶“螞蟻森林”平臺的“低碳積分”。“文明積分”綜合考量農戶志愿服務、文明交通、無償獻血等文明行為,“低碳積分”綜合考量農戶行走、騎行、環保減塑等低碳行為。“文明積分”“低碳積分”的引入讓“守綠護綠、向上向善”成為當地農村新風尚。
“綠色信用證”打造融資快速通道
“綠色信用積分”測評結果的運用是關鍵。人民銀行三明市分行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將“綠色信用積分”的測評結果運用到各項綠色信貸產品的額度提升、利率優惠、增信支持等領域,服務于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政策制度體系。該分行指導試點銀行研發“綠色信用積分”小程序及計算模型,將積分換算為相應貸款額度,作為預授信額度,并向農戶授予相應等級“綠色信用證”。
“綠色信用證”分為淺綠、中綠、深綠3個等級,預授信分別為20萬元、30萬元和40萬元。農戶通過小程序確認自身授信額度,領取本人專屬的“綠色信用證”,可隨時掃碼與“福林貸2.0”進行線上對接,實現線上快速審批、獲貸,最高可享受下浮15個基點年化執行利率優惠,同時享受市級1%綠色信貸貼息,讓融資既便捷又便宜。
截至2023年10月末,試點地區共為“有林”農戶建立綠色信用檔案10591戶,匹配林業資源26.36萬畝,測評“綠色信用積分”123.24萬分;制作并發放“綠色信用證”6929本,其中淺綠證2161本、中綠證2130本、深綠證2638本,授信總額10.39億元。
信用生態打通“兩山”轉化渠道
三明市積極開展綠色信用評價機制建設試點,探索打通“兩山”轉化渠道,為實現農業、林業生態產品價值貢獻三明智慧。
余安曾所在的莘口鎮西際村山深林密,是典型的半高山型村莊,以蜜桔種植為主導產業。自2023年三元區開展綠色信用評價機制建設試點以來,全村186戶農戶參加了“綠色信用積分”測評,共匹配果園等林業資源9346畝,獲發“綠色信用證”112本,授信2710萬元。
“在此支持下,2023年的投產面積高于2022年,全村蜜桔總產量預計1200萬公斤,同比增加約70%,人均蜜桔收入可突破9萬元,同比增加約21%。”駐村第一書記陳敏芬對《農村金融時報》記者介紹道。
走進三元區洋溪鄉上街村,一座座農家小院錯落有致,一株株田間作物旺盛生長。作為省級直控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上街村建有中央坂現代農業產業園,特色農產品年零售總額超600萬元。
據悉,人民銀行三明市分行指導試點銀行開展“綠信行動”,引導各鄉鎮網點工作人員走村串戶,大力推廣“綠色信用積分”,摸清意向農戶的森林、果樹、農田、草地等綠色資產,為農戶提供實實在在的資金支持。農戶掃碼進入“三明農商銀行綠色信用積分”小程序輸入姓名、身份證號等信息后,即可查看綠色信用證頒發情況及授信額度,并直接跳轉至“福農e廳”申請綠色貸款。
截至目前,全村參評農戶91戶,評定林業資源1060畝,測評“綠色信用積分”6970分,授信1220萬元,支持生態農業產業快速成長,充分將三明市作為“全國文明城市”“中國綠都”“國家森林城市”的人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實現生態“高顏值”和農戶“高收益”結合。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