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郝飛
近日,京津冀地區多家銀行發布支持災后重建措施,加強金融服務,積極幫助受災地區群眾解難紓困,加大金融支持災后恢復重建力度,保障恢復重建的資金需求。
7月29日以來,受臺風“杜蘇芮”影響,京津冀地區出現特大暴雨,永定河上游的北京市門頭溝、房山兩區山區降水量最大,短時間內永定河河水陡漲。7月31日下午,在永定河上游北京段,率先出現較大洪水,隨后京津冀地區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失。
近期,京津冀地區災后重建思路已經逐步明晰。8月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防汛救災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在發布會上,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夏林茂表示:“一年基本恢復,三年全面提升,長遠可持續發展。”8月16日,天津市政府召開災情救助和災后恢復重建專題會議。會議明確,要精心謀劃災后恢復重建項目,加強一線調研,摸準實際情況,周密細致做好規劃編制。8月31日,河北省委書記、省2023年洪澇災后重建領導小組組長倪岳峰主持召開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會議強調,一戶不落核實情況,抓緊落實災后恢復重建各項政策。
一位金融機構資深從業者對《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表示,對于農商銀行來講,支持災后重建項目既是政治責任,也是與企業客戶保持接觸,營銷企業客戶的重要渠道。
下沉一線對接融資需求
目前,京津冀地區已從救災階段轉入災后恢復、建設階段。
近期,京津冀地區各監管部門陸續發布通知,督導金融機構幫扶市場主體支持災后重建。比如,8月11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聯合相關部門共同發布《關于幫扶市場主體支持災后重建的通知》,支持在京各銀行機構為受災情影響的普惠型小微企業客戶、涉農客戶及個人客戶制定專項金融服務方案,在貸款主體、貸款金額、貸款期限、還款安排、擔保方式等方面做出差異化安排,提高金融產品和服務的針對性。原則上專屬金融服務在準入條件、產品定價等方面顯著優于本行其他同類產品。
農商銀行是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歷次災后重建、支持地方項目融資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
當前,京津冀地區各農商銀行正深入一線,積極對接災后重建項目,根據項目的資金需求情況,全力支持災后重建。
比如:天津農商銀行主動對接天津市武清區相關部門,多方了解相關金融需求,當得知區內急需資金采購沙子、水泥、鋼筋用于永定河河堤加固和修復工作時,第一時間制定“一對一”紓困方案,僅用時1個工作日就完成了授信審批和貸款發放工作,成功投放武清區首筆災后重建貸款5000萬元。
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帥對《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表示,在災后重建項目中,農商銀行應對受災地區的災情和災后重建需求的詳細調研,與相關政府部門、災后重建主管機構及相關企業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及時獲取各項重建項目的信息,并對項目的可行性進行評估。為高效、批量對接災后重建項目,農商銀行應及時成立專門的災后重建融資團隊,成員包括專業的風險評估人員、金融工程師等,能夠高效處理大量的災后重建項目并提供專業的金融服務。
出臺服務方案提升辦貸效率
“災后重建項目時間緊迫,需要農商銀行能夠快速響應,出臺應急服務方案,盡量縮短審批時間,盡快將資金撥付給項目方。農商銀行還可以優化內部流程,設置特殊的快速審批通道,對災后重建項目給予優先處理。”袁帥表示。
為提升災后重建項目融資速度,京津冀地區各農商銀行不斷優化辦貸流程,提升工作效率。比如:河北霸州農商銀行推出線上申貸微平臺,保證從申請-受理-調查-審批-發放貸款全部流程不超過3天,審批不超1天,力求在最短時間內放出貸款。同時結合地域、產業規模、企業發展程度、小微企業經營情況等因素,充分下放信貸審批權限,將信貸決策主體保持在基層行社,縮短小微企業融資周期。
河北霸州農商銀行還啟動“不動產抵押登記金融機構一窗辦結”服務,提升客戶辦理抵押登記效率。同時,針對受災客戶群體業務需求“短、頻、急”的特點,推出個人產品惠農快貸,無須擔保抵押,利率最低4.85%,金額最高20萬元,線上申請、隨借隨還;針對企業推出“信易貸”業務,無須擔保抵押,金額最高300萬元。
為幫助受災群眾、企業渡過難關,北京農商銀行出臺《北京農商銀行幫扶市場主體支持災后重建專項金融服務方案》明確,聚焦重點需求,出臺鄉村旅游專項產品“京西小院貸”,升級宅基地房屋建設貸款,全力助推民宿旅游經營恢復以及山區農宅重建修繕。
袁帥認為,農商銀行還應推動金融科技應用和信息化建設。通過金融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可以提高災后重建項目的信貸資金審批效率,并提供更好的風險評估和監控手段。同時,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系統,方便各方對資金的流向進行有效監管和管理。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