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曹沛原
制造業是重慶立市之本、強市之基,也是重慶厚實的“家底”,而其發展壯大自然離不開金融活水的鼎力支持。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重慶市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4%,比上年同期高出4.6個百分點。其中汽車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分別增長39.6%、49.9%。
面對國有大行及政策性開發性銀行紛紛加強支持制造業重點領域發展,地方中小銀行該如何因地制宜,更加精細化服務制造業?《農村金融時報》記者就此采訪了重慶渝北銀座村鎮銀行行長王宇。
記者:建設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是重慶制造業當前及今后發展的主要目標。先進制造業發展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和資源,貴行如何優化信貸結構,將更多的信貸資源投向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
王宇:為落實金融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我行主動適應供給側改革下制造業企業資金的需求變化,逐年提高制造業貸款占各項貸款的比重。
首先是發揮小微特色銀行作用,擴大信貸供給覆蓋面。將目標客群定位于政策性銀行、大型銀行重點關注以外的制造業小微企業。錯位競爭的同時,保障制造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從產業鏈出發,開展制造業專項細分客群調研,定制行業專屬營銷及授信方案,制定專項激勵措施,鼓勵一線開展制造業行業化獲客作業,逐步加大對該行業客戶的信貸投放力度。如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作為本年重點拓展行業,全行共成立20余個項目小組,組織精兵強將為客戶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目前已提供超1億元的融資支持。
其次,創新產品滿足制造業客戶中長期貸款需求。根據制造業客戶的貸款用途及中長期貸款需求,為客戶提供適配的信貸產品。如我行“園區易貸”,針對制造業企業購買廠房;“分期易貸”針對制造業客戶設備投入和更新等;“暢易貸”針對制造業客戶流動性資金需求。以上產品期限長,可根據企業資金狀況,靈活分期還款,減輕企業還款壓力,緩解貸款期限和企業生產周期錯配問題。截至7月末,我行為制造業客戶發放園區易貸3112萬元、分期易貸1409萬元、暢易貸6208萬元。
再者,積極提供信用貸款支持。我行的市場定位就是服務小微企業,且以信用貸款為主,不斷加大信用貸款投放力度,截至7月末,投向制造業的信用貸款比重為23.34%,較去年末提升4.51%。
以重慶某機械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成立已20余年,成立初期一直為長安汽車生產供應配套,企業出于轉型考慮,于2018年承接比亞迪配套生產,前期研發及生產線投入大量資金,企業現金流面臨挑戰,疫情發生后,企業生產銷售急劇下降。我行及時響應國家政策,主動聯系并為企業發放200萬元純信用貸款,在我行貸款支持下,去年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比亞迪板塊全面上量。因該企業去年產值翻倍,在今年續貸時,我行將貸款資金增加到300萬元純信用額度,為其生產經營提供更有利條件。
記者:貴行如何在減費讓利與商業可持續發展之間尋找平衡?
王宇:首先是堅持小微定位、深耕行業、深扎村居,通過錯位競爭,尋找適合業務導向符合、規模定位匹配、具備我行利率接受度的客戶。其次是通過充分了解客戶經營模式、資金使用周期、客戶成本構成、盈利情況等信息后合理制定利率,同時對客戶上下游提供供應鏈融資服務,為其提供便利的同時做大我行客戶群體。此外,積極為客戶提供免費的非融資服務,為客戶在工資代發、財資系統管理、生意圈、生活圈賦能等方面提供可提升管理效益的免費服務及工具,降低客戶綜合成本。
記者:目前,很多制造業中小企業缺少抵押物,但又渴望從銀行獲得中長期貸款,貴行在實際操作中如何管控制造業貸款風險?
王宇:我們認為解決這個問題最主要的是提升信貸風險識別能力以及配套的風險監測體系。一是有符合小微金融人才成長規律的培養流程,重點加強對人員信貸技術能力培養,我行從新員工到客戶經理,培養時間平均需要兩年。二是我行針對小微客戶實際經營情況,采用符合小微客戶實際規律的“下戶調查、眼見為實、自編報表、交叉檢驗”16字風控方針,為業務一線“敢貸、能貸”奠定甄別基礎。三是針對制造業客戶特性,對實際經營用途進行定期回訪,確保貸款資金流向實體經濟。
記者:針對制造業企業常面臨的融資瓶頸,貴行如何破解這些痛點難點,助力制造業的上下游產業鏈供應鏈?
王宇:目前,我行正在推廣供應鏈金融業務,通過與制造行業產業鏈核心企業合作,為其上下游客戶提供融資,不僅為上游企業解決了應收賬款周期長、金額大、回收難的問題,也通過隨借隨還、靈活方便的特點,緩解了下游企業資金緊張壓力,提升上下游企業黏性,提高金融在產業鏈上下游的覆蓋度,進一步穩鏈、補鏈、強鏈。截至7月末,我行供應鏈金融服務惠及企業1000余戶,授信金額超5億元。
制造業企業之所以融資難、融資貴,從表面上看是該行業資本不足、資產負債率偏高、應收賬款長、現金流緊張等原因造成的,但歸根結底還是銀行對制造業調研不夠、認知滯后,對行業發展趨勢和個體經營風險判斷能力欠缺。就像我上面所說的,我們出動精兵強將開展行業深耕、產業鏈深挖,目的就要把該行業摸清探明,既要支持傳統企業、優質企業,也要扶持新興企業、潛力企業。
接下來,我們還將針對制造行業開發新產品,優化貸款政策,簡化貸款手續,提高信用貸款占比,切實提升金融服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質效。
(通訊員母丹妮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 張博)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