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網-湖南訊(記者 曹沛原 通訊員 劉禹)近日,在湖南省常寧市柏坊鎮廣袤的田野上,一片片標準化棉田整齊排列,煥發勃勃生機;與之相鄰的百畝魚塘碧波蕩漾,呈現一派立體種養的現代農業新圖景。這背后,是湖南常寧農商銀行以金融之力精準滴灌農業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種植大戶陽映輝是當地遠近聞名的農業“多面手”。他計劃建設標準化棉花種植基地,同時利用棉田周邊水域資源發展大水面生態養魚,實現“水上養魚、水下肥田”的綠色循環模式。然而,高標準棉田建設、智能化設備購置、魚苗采購等資金需求讓他一度犯難。常寧農商銀行柏坊支行行長尹波在“千企萬戶大走訪”行動中了解到這一情況后,迅速組織客戶經理實地考察,結合其產業特點量身定制“惠農擔-鄉村振興產業貸”專項服務方案,開通綠色審批通道,僅用3天便為其發放200萬元貸款,解決了棉田基地建設的燃眉之急。
尹波表示:“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是我們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常寧農商銀行緊盯農戶需求,“一戶一策”精準服務,把資金、技術和資源送到田間地頭,做到“零費用、利率優、速度快”,讓金融“活水”真正澆灌出產業興旺的“致富花”。
在常寧農商銀行信貸支持下,陽映輝的2000畝棉田基地已快速建成:智能設備的精準控水、無人機植保高效作業、土壤監測設備實時反饋數據,標準化生產讓棉花畝產大幅提升。與此同時,棉田旁的200畝水域通過“魚塘+濕地”生態改造,實現魚糞肥田、棉田凈化水質的循環利用,預計年出產鮮魚53萬斤,帶動綜合收益增長300萬元。常寧農商銀行柏坊支行還聯合農業部門技術員為其提供技術服務,幫助其申報綠色農產品認證,為示范基地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打通線上線下銷售渠道,讓“棉魚共生”模式成為當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新標桿。
陽映輝的創業事跡是常寧農商銀行堅守“支農支小”定位、踐行普惠金融的縮影。常寧農商銀行將持續踐行誠信、廉潔、專業、高效的服務理念,通過“惠農秒貸”“惠農快貸”“信e貸”等產品,將金融服務惠及千家萬戶。
(編輯 郝飛)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