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東南沿海,石獅市以64公里海岸線為紐帶,串聯起968平方公里的蔚藍海域。作為全國漁業百強縣、省級海洋產業發展示范縣,這里正涌動著一場金融與海洋經濟深度融合的變革。石獅農商銀行以“向海圖強”為使命,積極融入“海上福建”建設和“活力海洋之城”打造,立足海絲積淀、海洋資源優勢,創新構建“全鏈條、全場景、全周期”海洋金融服務體系,大力發展海洋金融,激活海洋要素資源,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累計發放涉海貸款超105億元,海洋經濟貸款余額突破20億元,成為激活“藍色經濟”的關鍵力量。
破題傳統漁業
創新機制破解融資困局
“過去造新船要湊齊‘三戶聯保’,如今憑借在建漁船就能辦理貸款。”祥芝鎮“船老大”蔡大哥指著嶄新的鋼制漁船說。這艘價值1800萬元的遠洋捕撈船正是通過福建石獅農商銀行“福海·造船貸+船抵貸”組合方案獲得融資建造的。
據介紹,該模式采取“1+N”模式,通過與當地造船廠合作,為漁船主建造漁船提供階段性資金支持,建造完成后再轉為船舶抵押貸款,實現漁船在建與完工抵押的無縫對接,破解傳統漁業“抵押物缺失”難題。截至目前,石獅農商銀行已支持建造現代化漁船83艘,帶動遠洋捕撈能力提升40%。
針對漁業生產周期性特征,石獅農商銀行建立動態利率定價模型,將漁船功率、作業類型、抵押率等12項指標納入定價體系,實現“一船一策”精準定價,綜合融資成本下降1.2個百分點。該行在伏季休漁期推出“休漁暖心計劃”,為326艘漁船辦理“只還息不還本”業務,累計延期還本金額達2.3億元,相當于為每艘漁船節省3個月運營成本。
同時,該行針對漁船抵押貸款客戶在辦理漁船船籍遷移過程中,因辦證變更需要歸還貸款取出抵押品而導致臨時資金周轉不足的情況,創新推出“福海·漁船辦證貸”。截至目前,已發放金額超過8000萬元,滿足漁民因船籍變更造成的臨時周轉資金需求,解了漁民船主的“燃眉之急”。
另外,石獅農商銀行制定基于漁船作業方式、漁船主機功率、抵押率等維度的差異化利率定價方案,將貸款利率與涉海要素掛鉤關聯,有效識別評估客戶的利率偏好和金融需求,實現漁船貸款利率定價的差異化、個性化、系統化管理,有效地將短期金融幫扶政策轉化為長期的優惠支持。
賦能產業轉型
構筑海洋經濟生態圈
走進石獅海洋生物食品園,冷鏈物流車在園內穿梭不息。某水產公司新建的即食海參肽生產線正全速運轉,這條獲技改貸款支持的智能生產線,使產品附加值提升300%,年產值突破2億元。該園區負責人表示,從園區基建貸款到跨境結算服務,銀行全程護航企業轉型。石獅農商銀行量身定制的《海洋園區綜合金融服務方案》,已為27家企業授信1.7億元,推動園區精深加工占比從35%提升至68%。
在冷鏈物流端,該行創新推出銀行、倉儲方、行業協會、凍戶四位一體的“福海·漁倉貸”授信方案,并形成獨特風控模式:以凍庫存貨價值為授信基礎,引入物聯網監管系統實時監控貨值波動,龍頭企業提供動態擔保,實現“貨物流動、授信循環”。該模式已累計放款3億元,帶動冷鏈倉儲周轉率提升50%,幫助71家小微凍品商戶擴大經營規模。
地理標志賦能打開鄉村振興新空間。石獅農商銀行以“古浮紫菜”和“永寧太平洋牡蠣”地理標志商標作質押,推出地理標志商標融資貸款,分別向“古浮紫菜”“永寧太平洋牡蠣”授信3000萬元和800萬元。“古浮紫菜”得到授信后,當地建立“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利益聯結機制,紫菜養殖面積從800畝擴展至2200畝,開發出紫菜酥、紫菜醬等8種深加工產品,帶動戶均年收入增長8萬元,有力推動農村“三變”改革,促進地方特色養殖業增效、養殖戶增收。目前,這種“品牌價值轉化”模式已在牡蠣、鮑魚等5個特色產業復制推廣。
探索服務創新
擦亮海洋金融服務品牌
走進“海洋特色支行”祥芝支行,一艘漁船模型映入眼簾,整個營業大廳由極具當地特色的海洋元素、閩南傳統紅磚白墻古厝、世界文化遺產古漁港和古航標等要素組合而成,彰顯著服務海洋經濟的特色定位。
2010年,石獅農商銀行便在機構設置、產品服務等層面進行積極探索,致力于滿足當地漁民多樣化金融需求。該行結合當地海洋文化歷史特點,在全省率先創設“海洋特色支行”——祥芝支行,打造主題鮮明的特色支行。
近年來,石獅農商銀行更是積極融入全市“黨建+”鄰里中心建設,與共建單位聯手打造祥芝中心漁港福農驛站,提供集金融、電商、物流、民生、政務“五位一體”綜合金融服務,進一步豐富服務內容,延伸服務半徑,提升區域海洋金融服務能力。
同時,為破解漁業抵押登記難問題,推進海洋漁業數字化轉型,石獅農商銀行積極對接市農業農村局漁船抵押登記遠程(網上)申報系統,在祥芝支行專設漁船抵押登記服務窗口,落地全省首個漁船抵押線上直連登記業務,實現家門口即可一站式辦理漁船抵押貸款。以往需要2個工作日以上的漁船抵押登記,該系統上線后最快當天即可完成漁船抵押權的登記或注銷申請,實現“最多跑一趟”,甚至“一趟也不用跑”。
通過科技賦能,石獅農商銀行線上抵押直連業務與漁船自評估、貸款申請有效串聯,漁船抵押貸款一站式辦理模式既方便了群眾,也提升了業務競爭力。截至目前,該行通過線上直連系統成功完成13筆漁船抵押登記、15筆注銷登記,發放“福海·船抵貸”3650萬元,讓漁民船主享受更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
深化銀政企合作
構建良好和諧金融生態
泉州一輪船有限公司因購買大型集裝箱運輸船擴大運力規模,資金存在短缺,石獅農商銀行第一時間為其提供“固定資產按揭+流動資金”授信方案,有效緩解企業資金不足和短期還款壓力。
依托臨海港口優勢,水運運輸業成為石獅藍色產業和港航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石獅農商銀行通過石獅市港口航運協會平臺對航運行業開展精準營銷,向協會及會員提供50億元綜合授信,泉州順通輪船有限公司就是受益者之一。截至目前,該行已累計為68家船舶企業發放貸款余額超6億元,以真金白銀支持航運企業做大做強。
同時,該行積極探索數字金融賦能濱海旅游業新路徑,主動對接“十里黃金海岸”景區運營公司,量身打造支付結算系統,實現景區票務系統和線上商城支付對接,同時依托景區管理方,為餐飲、電瓶車等景區項目提供二維碼收單服務,有效提升景區運營水平和財務管理質效。
近年來,石獅農商銀行更是積極加強與政府部門的溝通合作,與市農業農村局聯合印發《關于共同推進金融支持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明確圍繞打造“一條魚”全產業鏈,通過多樣化平臺共建、多元化信息共享、精準化建檔授信、定向化政策支持、特色化產品定制、一體化配套服務等舉措,共同打造“藍色經濟+金融”服務模式,構建“信息共享、資源互補、政策支持”的合作機制,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